在河灣鄉這片充滿風雲變幻的土地上,我仿佛置身於一場充滿波折與困惑的風暴之中。
尤其是在人事變動和經濟發展這兩大關鍵問題上,我就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艱難航行的孤舟,時刻麵臨著狂風巨浪的衝擊。
那是一個陽光透過雲層灑下微弱光芒的日子,距離基層乾部調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縣委書記羅雙口征求我的意見,那一刻的場景至今仍如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那略顯嚴肅的辦公室,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
羅書記神情凝重地闡述著他對鄉長餘洪華和劉學雙等人的人事調動想法。
“我考慮將鄉長餘洪華調到東河鎮任鎮長,調郝加龍來河灣任鎮長,提拔劉學雙到馮集任鎮長。”
羅書記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砸在我的心上。我一聽,心裡頓時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我的目光在辦公室的角落裡遊移,試圖尋找一個答案。
我深知餘洪華和劉學雙在河灣的工作表現,他們為這片土地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河灣的發展也離不開他們的繼續努力。
我定了定神,竭儘全力地向羅書記請求道:“羅書記,餘洪華和劉學雙在河灣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他們對河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懇請您提拔劉學雙到馮集或東河,讓餘洪華留在河灣;或者餘洪華調走,劉學雙繼續在河灣擔任鎮長。”
我急切地講述著他們的工作成就,希望羅書記能重新考慮這個決定。然而,羅書記似乎有著自己深思熟慮的考量,他堅定地搖了搖頭,不采納我的建議。
我心中雖有不甘,但也明白在這龐大的組織架構中,我人微言輕,隻能無奈地選擇接受。
從羅書記辦公室出來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陽光灑在街道上,卻無法溫暖我內心的失落。
我原本準備回來以後把即將發生的人事變動情況事先和餘洪華和劉學雙通一下氣,讓他們心中有數。
畢竟我們一起共事,我不想他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麵對這樣的變動。
可是,在告辭羅書記時,羅書記慎重且嚴肅地交代:“你回去切不可把我們的想法說給任何人,如果在會前有人知道那就是你說的。走漏了風聲,搞得不好再有人找來找去,影響決斷。你甄皓如果這樣做,將視同違背組織原則處理。”
我深知組織紀律的重要性,便回應道:“請書記放心,這些規矩我是懂的。”
日子在糾結與無奈中一天天過去,如同緩緩流淌的河水,看似平靜卻暗藏波瀾。每一天,我都在思考著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人事變動,心中的焦慮如同烏雲一般籠罩著我。
我時常在辦公室裡踱步,看著窗外的景色,思緒卻飄向遠方。那一片片田野,曾經充滿著生機與希望,如今卻因為人事變動的不確定性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直到談話的前一天晚上,我都沒有和餘洪華、劉學雙兩人透露哪怕半點兒的風聲。
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捉弄人。就在調動談話的當天中午,一件讓我至今都有些懊悔的事情發生了。
那一天,天空陰沉得仿佛能擰出水來,壓抑的氣氛讓人喘不過氣來。因為群眾上訪處理不當的問題,我分彆狠狠地批評了他們。
當時的我,或許是被工作的壓力和複雜的情緒所左右,又或許是我當時所處的優勢地位讓我不自覺地強硬起來,再加上我不想讓他們覺得我是在討好他們、不想要他們這個人情,所以才會那樣嚴厲地批評他們。
可我沒想到,這竟成為了我們之間關係惡化的導火索。我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窗外的世界,心中充滿了懊悔。
陽光努力地穿透雲層,卻無法驅散我心中的陰霾。那陰沉的天空仿佛在訴說著我的無奈,街道上的行人匆匆而過,仿佛都在忙碌著自己的生活,而我卻陷入了這複雜的人事糾葛之中。
那天下午,當他們得知自己即將被調走的消息時,餘洪華的反應尤為強烈。他在談話後的當天就滿懷情緒地對我說:“我們在河灣沒有乾好,被攆走了。”
我看著他那充滿失落和不滿的眼神,心中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如何說起。我沒有作任何的解釋,因為我知道,在當時的情形之下,即使告訴他事情的全過程,他也未必會相信。而且,我也不能違背羅書記的交代,透露人事變動的內幕。
後來,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夜晚,月光灑在窗前,我獨自坐在房間裡,思緒萬千。現在我想,如果在此之前,自己能夠更具策略性地處理這些事情,不要總認為他們曾是自己親密無間的朋友,就會被他們理解。
如果我能委婉地處理前後所發生的種種,即使無法阻止餘洪華的調走,也不至於結下這個無緣無故的仇人。那柔和的月光仿佛在安慰著我,卻無法撫平我心中的愧疚。
從那以後,餘洪華,包括其家人見到我如同陌生人一般。曾經的友好氛圍蕩然無存,那種親切的交流和笑容再也沒有出現在我們之間。每次相遇,都能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的尷尬和冷漠。直至我調到縣政府工作,這種情況才稍有改善。當然,也隻是表麵上的客氣罷了,再也沒有了昔日那種友善交流的溫馨過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