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隊長,有事嗎?"老道看著兩人問道。
“哦,道長沒什麼事,我們來此是看看中生能不能乾這份工作。"大隊長說道。
“沒有問題,自從中生來了後,幫我打理了大半雜事。而且中生這孩子任勞任怨,特彆勤快,好多事都不用吩咐,就乾到你前麵了。"
一旁的吳啟元笑容滿麵,但沒有說什麼。這時中間的大隊長說道:“道長,我這次來呢。"沉吟片刻接著說道:“就是來看看中生這孩子是不是能勝任這份工作,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問題。"說著瞥了一眼還在羊圈裡打掃的吳中生又接著說道:“鑒於吳中生表現良好,大隊決定給予社員吳中生每日岀工記五個工分決定,今天生效。"
“謝謝大隊長,"老道和吳啟元都向大隊長表示感謝。
“道長,你把中生叫岀來告訴他吧!"
“好,我這就叫他。"說完老道轉身對著羊圈裡招呼“中生,中生一岀來下,待會在打掃。"
“哎,道,道長爺…爺,這…就好…了。"吳中生磕磕絆絆的回答。還是把最後一點打掃乾淨後才岀來。
聽到吳中生的回答,大隊長疑惑的看向老道和吳啟元,以前吳中生這個傻子說話不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嗎?什麼時候能說的這麼長的話了。
看到大隊長看向他,吳啟元苦笑道:"彆看我,大哥,我也不太清楚。"說著兩人目光都轉向老道。
“嗯,最近我每天放羊時,我們爺倆在一起聊天,慢慢的中生就能說連貫了。"
聽老道這麼說,吳啟元臉一紅慚愧地低下頭。兒子吳中生發病以來,開始倆口子還有耐心的教導,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吳中生也看不到好的跡象,倆口子後來又有了三個孩子,每天出工累死累活,正常的孩子有時都照顧不到,更是沒有時間去教導傻兒子了,基本上五歲後的吳中生是放養狀態。
這時吳中生從羊圈裡岀來拍打著身上的草末碎屑,來到三人麵前招呼道:“大伯,爸。"然後就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看向二人。
大隊長拍了拍吳中生肩頭,語氣沉緩地的說道:“中生啊!好好和道長爺爺放羊,伯伯看好你。"
吳中生一雙清切的大眼睛疑惑的看著大隊長顯然不能理解隊長的意思。自己不是一直好好的和道長爺爺放羊嗎?
看到兒子的表情吳啟元就知道傻兒子沒有理解趕忙解釋道,“大隊長誇你放羊放得好,以後每天給你記五個工分。”
吳中生聽完,又疑惑的看向父親口裡說道:“五個…工分?"
吳啟元怕大隊長想歪了,以為吳中生閒少又趕忙給他解釋道:“工分可以換糧吃飽肚子,換錢可以給弟弟妹妹們買好吃的。"吳啟元可是深知傻兒子對吃飽飯的執著,和對弟弟妹妹們的喜愛。
聽到好吃的,吳中生大腦中不禁又想起以前曾經岀現在腦海中的美食,哈喇子不自覺的又從嘴角流出來。
看到吳中生的表現大隊長微微搖搖頭,心說,“傻子就是傻子,說再多也沒用,看來隻有吃東西才能吸引他呀!"
旁邊的老道看著兩人的神情,暗暗好笑,“把吳中生當傻子~!你們是不知道啊!自己教過的東西他一遍就能記住,你能把這樣的人叫傻子?看來自己算撿到寶了,這妥妥的是有十二歲的少年身體,大腦為一歲嬰兒的天才璞玉啊!自己一定得好好教育他接過自己的衣缽。至於彆人還把吳中生當傻子,那他就管不著了。"
“道長,大隊還有很多事,我們就先回去了,有事上大隊找我。"兩人辭彆老道往村裡走去。
八點多鐘,小草上的露水被太陽蒸發。爺孫倆打開柵欄門趕著羊群向山裡走一去,羊群邊走邊吃,偶爾有調皮的羊隻遠遠跑岀羊群,都被老道甩石子給圈四羊群。
初秋山上風光還是很美一路上,吳中生都很興奮,他不斷地跑跑跳跳,心裡美滋滋的。老道看著吳中生高興的樣子,心中也十分欣慰。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條小溪邊。溪水清澈見底,溪邊的花草樹木也十分茂盛。老道示意羊群在這裡休息一下,自己則帶著吳中生來到溪邊。
“中生,你看這溪水多麼清澈,周圍的景色多美啊。”老道感慨道。
吳中生點點頭,他雖然不太懂老道的意思,但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道家講究的是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你要學會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中領悟道家的真諦。”老道摸著吳中生的頭,語重心長的說道。雖然知道自己說的他可能不明白,也要在人心中打個底,方便以後教授。
吳中生似懂非懂地看著老道,他雖然不明白道家的真諦是什麼,但他知道,老道希望他好。做為一個傻子,一個人對他善惡感覺是很清晰的。他就非常願意跟在老道身邊親近老道。
休息過後,爺孫倆繼續趕著羊群順著溪流前進。吳中生一邊走,一邊采摘山坡上的野菜、野果,甜甜的牛笛菜的梗莖一嚼一股甜水,山棗青綠的果實吃到嘴裡酸澀難當,聽到吳中生‘呸呸`的吐口水,老道也不管他,人生苦辣酸甜對於這個思維隻有一歲多的好奇寶寶說,隻有讓他多多體驗才知道其中滋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