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完所有人,吳中生依然摘掉他們下巴,靜靜的等候師爺老二回來。
“當,當當”一陣敲門聲傳來,吳中生來到院門打開後一個閃身躲在門後。
“老六,完事了嗎?"那個師爺老二也沒細瞅,邁步就向院子裡走去,邊走邊說。
吳中生反手關上院門,跟在師爺身後。
“老六,怎麼不說話,詐了多少錢?"師爺老二頭也不回的又問。
“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看著師爺老二到了正房門前,吳中生開口說道。
聽著回答的聲音有些不對,師爺老二猛然回身,差一點就撞到吳中生高大的身材。
“你……你……你……”師爺老二結結巴巴地說著,一句話都說不出完整的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實在太過離奇,以至於他大腦都仿佛停止了運轉一般,隻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對方身上,眼神中滿是震驚和疑惑,心中不斷腹誹,到底怎麼回事?怎麼應該被騙的人出現在自己麵前,自己的兄弟們呢?哪去了?
吳中生沒讓他想多久,一把一廠住開房門,把他也推進屋裡和他四個兄弟相會去了。
師爺老二看到躺倒一地的兄弟,吃驚的瞪大眼睛,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一個不差的躺在地上,嘴裡發出痛苦的含糊不清的聲音。
這也怪,吳中生手藝糙了點,他不會武俠小說裡的點穴功夫,隻能卸人四肢防人逃跑,摘了下巴,以免他們高聲叫喚。
在這裡,順便介紹一下背景情況。如今的京城,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寶文堂出版社出版的一係列金大爺的武俠小說。這些作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影響,成為了當時社會文化的一大亮點。而吳中生作為一名對武俠文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自然不會錯過這一盛宴。
吳中生不僅購買了金大爺全套的武俠小說,還仔細研讀了每一本作品。然而,在眾多經典之作中,他最喜歡的還是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這三部作品展現了江湖兒女的豪情壯誌,充滿了熱血與激情。
在這三部作品中,吳中生最欣賞的人物莫過於郭靖郭巨俠。他認為郭巨俠之所以被稱為“俠之大者”,不僅僅因為他武功高強,更在於他心懷天下,憂國憂民。這種高尚品質深深地觸動了吳中生的心弦,讓他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俠義精神。
此外,楊過楊大俠也是吳中生喜愛的角色之一。楊大俠性格灑脫,不拘小節,隨心所欲地行走於江湖之間。他敢於挑戰傳統觀念,追求自由和平等,這種個性給了吳中生很大的啟示。
可以說,這些武俠小說對於吳中生這樣一個尚未完全形成自己世界觀的人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還培養了他獨立思考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同時,也讓他認識到了人生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激發了他追求真理和正義的勇氣。
“你的兄弟們都招了,你也說說吧!"吳中生對著懷疑人生的師爺老二說道。
要不怎麼說,能當師爺的人就是有兩下子。看到現場情況,師爺老二痛快的說出一切沒半點隱瞞。吳中生和前麵幾人所說相互對照,發現沒有大的出入,也就照前麵幾人一樣辦理,卸了四肢關節,摘了下巴,陪他們難兄難弟去了。至於吳中生,當然是去找他們的頭,老大聊聊天,看看怎麼樣才能彌補自己的損失了。
出了門,在外麵鎖好,吳中生開車來到離這裡不太遠的四條胡同,這夥千門老大就住在胡同38號大雜院裡頭,這讓吳中生有點頭痛,怎麼辦才不發出動靜,惹人注意呢?算了走一步算一步,隨機應變吧!
這也應了那句話,藝高人膽大,人傻事無謂。
遠遠的,吳中生停下車,步行來到四條胡同,找到38號。38號是一個三進大雜院,裡麵住著二十多戶人家,當家男人大都上班和出門營生去了。
一進門吳中生看到幾個五十多歲老太太正在一起扯閒篇,東家長,西家短的。不過看見他一進門,都停止了說話,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他。
“大媽們,您們好,我找下馬大爺,不知道他在家嗎?"
“你誰呀!找老馬什麼事?”一個大媽警惕的問道。
現在剛開放,胡同裡的大媽們還都保持著,小腳偵緝隊本色,對不認識的人保留著高度警惕性。這在後世很是冒昧的問題,現在在大媽們的嘴裡說出那是毫無壓力張口就問,恨不得把你祖宗十八代都查個清清楚楚。這也是特殊年代賦予她們特殊的任務吧!
“大媽,我是馬鴻生侄子,聽說馬大爺病了,我來看看有什麼能幫上忙的。"
“哦,這樣啊!以前怎麼沒見你來過?"一個大媽問道。
“我家在鄉下,我也是剛搬進來。"吳中生答道。
“哦,那你知道老馬住哪屋嗎?要不我送你過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