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七兩為參 八兩為寶_憨娃闖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憨娃闖世界 > 第190章 七兩為參 八兩為寶

第190章 七兩為參 八兩為寶(1 / 1)

抬參對於師徒兩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職業。不過兩人都有神識外放的本事,對於這小小一株人參所占的麵積來說,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吳中生從空間裡拿出葉恬愉送給自己的抬參工具包。先拿出棒槌鎖,哦就是那三尺紅繩兩頭拴銅錢的線繩,拴在參蘆頭部位。然後用兩枚銅錢分彆搭在插在地上的索寶棍或樹枝上,防止棒槌“跑掉”。

吳中生像模像樣的接照聽來的采參規矩做完這一切,老道也來到了身邊。他低頭數了數葉片,點點頭就站在、旁看徒弟抬參。

吳中生山工具包裡拿出土拔,發動神識,瞬間人參的主頸和根須的走向就一清二楚。他晃動土拔一下就插入土中,開始挖參。

挖參是一種非常耗時的工作。要順著人參的主根莖一點點清理,其間的挖掘還要注意不能碰斷一根須。

山參在燥熱的地方不容易長,故正南山坡很少;而東南的山坡朝有晨光,夕迎月光,比較多;北坡光線稀少,不利於植物生長,次之,西坡陰暗潮濕,再次之。

總之人參生長環境土壤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多生於以紅鬆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人參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人參一般都長在黃沙土上,黃沙土即螞蟻蛋土,顆粒狀的,土頭較硬。這樣的土相,人參較好。

吳中生發現的這株七品葉人參就是長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運用神識,土拔如飛不到一個小時一株長象像人形的老山參就出現在他手中。

吳中生仔細打量,隻見這株參,蘆長碗密、參皮色較老、紋路較深,人參的須毛較短長滿高梁米粒大小的珍珠點。綜合以上特點,在細數蘆碗,這是一支一百五十年左右的老參。吳中生抬起頭發現師父在遠處的樺樹林正在剝取樹皮。他也沒有叫喊就坐在地上等著師父回來。

沒多久,老道拿著樹皮,苔蘚等物來到跟前,吳中生站起身,把人參交給老道。老道接過人參打量起來。“有一百五十年份"老道看了一會說道。說著他用手掂了掂接著說道:“嗯,有個七兩左右。是個好參。"

人參通俗來說,七兩以下的那就叫參。但是超過八兩的野山參,那就得稱為寶了,不過七兩的還能經常聽說某某某挖到過,但像八兩以上的大多都是聽聞,見過的都很少。在過去那都是給皇家的特供專門用來給皇帝老子們補身體和吊命專用的。

吳中生接過老道手中的樺樹皮張開鋪好,老道用苔蘚包住人參放在樺樹皮上包裹嚴實後用樹皮做繩牢牢拴緊後被吳中生放進空間。爺倆雖然說是第一次抬參,不過他們做為頂級國手中醫,處理中藥材的方法還是手到擒來的。

收好參包,吳中生抬頭問道:“師父,還抬不抬參?"

老道沉吟一會說道:“有六品葉的抬,五品葉以下的就算了,給大山裡留點種子。"

“好咧,師父。"吳中生答道。師徒倆也不用神識,隻為體驗一把趕山人的樂趣。師徒二人拿著索撥棍,一東一西向兩邊搜索而去。

“棒槌"一聲喊山從老道口中喊岀。

“幾品葉"吳中生回道,沒想到讓師父先找到了人參。

“四品葉"老道回道。吳中生一聽頓時泄氣,師徒兩人都商量好了,六品下以下根本就不挖,這四品葉是個什麼東西,師父也好意思喊山!就在吳中生腹誹師父時老道又悠悠的喊了一聲“棒槌"聲音悠長,餘韻在山間回蕩傳出很遠很遠。

“幾品葉"

“五品葉"

吳中生那個氣啊!這個師父要不得了,這麼調皮話說這不應該是由自己發現喊山來逗師父的嗎?怎麼現在反過來了。他可不敢訓斥師父,隻能悶頭向前拔弄野草尋找人參。

“棒槌"終於他也發現了一株五品葉人參,於是他驚喜的大聲喊岀來,也讓師父嘗嘗被調戲的滋味。

“幾品葉”老道開口問道。

“五品葉”吳中生嘴裡充滿惡作劇般的開心與得意的回道。

老道聽後也不理他,拿著索拔棍向前走去,他知道徒弟小孩一樣正等著自己訓斥他好反駁他呢,他索性不理他,讓他自己生氣去吧!想到這老道得意的“哈哈哈"的大笑,一副陰謀得逞的味道充斥在笑聲裡。

聽到笑聲,吳中生也是氣悶,師父的小心思他一清二楚,就是拿自己開心呢!他還不能反駁隻好拿著索撥掍一路向前找去。

就在爺倆你來我往,一路各逞心機逗弄不斷時,小狐狸赤火“嚶嚶嚶"一陣急叫,老道和吳中生趕忙抬頭向赤火發出叫聲去看去。隻見赤火在一處草叢中上竄下跳,嘴裡一直叫著,呼喚著師徒二人上前查看。

吳中生急忙上前,三步並兩步的來到赤火跟前。

看到小主人到了跟前赤火停止跳動,立定了身子一隻前爪向前一指。吳中生順著赤火的指示向前一看,頓時就亞麻呆了。隻見一株八品葉人參苗正靜靜的立在那裡傲嬌的頂著那朵朵粉紅色的小花在雜草中隨風飄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 湘陽路警事 穿書後天幕直播我登基 不嫁高門,誤惹金枝 清冷仙尊被蓄謀已久的魔尊撿回家 靈氣複蘇:開局覺醒無敵領域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