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生收拾完住處,便給邵老八放了三天假,讓他好好休息一下。邵老八離開後,吳中生又將整個住所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番,確認一切都沒有被人動過之後,才放心地回到臥室。
中午時分,吳中生從空間中拿出食物,給賽虎和赤火分好。看著它們吃得津津有味,吳中生心中感到十分欣慰。隨後,他也簡單地吃了一些東西,然後靜靜地坐在那裡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他要在山上給師父尋一塊靈氣充足之地,本來那塊山穀之地就非常適合,不過到那裡一路山勢平緩,適合修路,以後就是自己下開發,也會有彆的有錢人會開發,吳中生可不願意彆人打擾師父的安寧。
想了半天吳中生也沒想到適合師父的安葬之地。他決定明天親自去尋找更合適的地方。今天下午先把道觀打掃一遍吧!
第二天一早,他帶著賽虎和赤火,沿著山路向深處走去。一路上,他仔細觀察周圍的地形和氣場,尋找著靈氣流淌的跡象。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搜索,吳中生來到了一處山澗。這裡地勢險峻,人跡罕至,但他卻感受到了一股濃鬱的靈氣。他欣喜若狂,認為這裡或許是安置師父的理想之地。
看到天已漸黑,吳中生決定今晚在此夜宿一晚,明天再為師父修建安葬遺骨之地。
第二天一早,吳中生選了一個山壁,此處背靠山峰前有小溪流水,左右青鬆護衛,實在是塊寶地。他取出工兵鏟,有了在山洞挖狗頭金的經驗,吳中生運用真氣,在山石上挖掘起來,一個多小時後吳中生就挖了一個一米見方的方洞。
吳中生從空間裡掏出一個玉匣,隻見玉匣外麵雕著樓台亭閣,花草樹木,青山遠袋,小橋流水,鹿幽鶴鳴,好一個仙山福地仙人長居之地。
這個玉匣是吳中生用大塊玉石親手雕刻以盛放師父骨骸。他小心翼翼的把玉匣放入洞中,又尋了一塊大石,從空間拿出驚月寶劍一陣削琢,一塊嚴絲合縫的擋門石鑲嵌在洞口,真是煙不過隙、水潑不入。
吳中生做完這一切後,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盤膝坐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詞,開始大聲地誦讀起經文來。經文聲回蕩在山間,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周圍的空氣都變得凝重起來。
一遍、兩遍、三遍……直到第十遍經文讀完,吳中生才緩緩睜開雙眼,他站起身來,走到墓前,然後跪下,對著墓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咚咚咚”,每一個磕頭都是那麼的響亮有力,仿佛要把自己的感激和敬意深深地傳達給逝去的師父。然而,由於用力過猛,他的額頭磕在了堅硬的山石上,頓時一片烏青,一縷鮮血順著鼻翼流了下來。但他似乎感覺不到疼痛,隻是默默地凝視著墳墓,眼神中充滿了深深的眷戀和不舍。
是啊!和師父相處了十多年,他們之間的關係親如爺孫一般,這種感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小山穀中,自己在水潭中嬉戲玩耍,而師父則在一旁默默地為自己烤製美味的兔肉;祠堂裡,師父手持藤條,對自己嚴厲地督促學習,雖然有時會挨打,但那也是一種愛的表現;京城四合院中,自己受傷時,師父焦急萬分,心疼不已;師徒二人還曾一起大戰柏樹精……這些美好的回憶,就像電影中的畫麵一樣,一幅幅地展現在他的眼前。如今,師父卻永遠離開了人世,這怎能不讓他感到心痛呢?每一個場景都讓他無法忘懷,這些都是他們師徒之間深厚情感的見證。
當吳中生又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山時,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溫暖和感慨。那時,他還年輕稚嫩,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而師父卻故意不給自己車費,讓自己隻能步行前往京城。如今回想起來,這段經曆成為了他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他記得當時的自己,背著簡單的行囊,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踏上了漫長的旅程。一路上,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艱辛與困苦,也有溫暖和善意。每一步都像是一次成長的曆練,讓他學會堅持、勇敢麵對困難,並從中汲取力量。
現在想來,吳中生不禁“噗嗤”一笑,原來這就是生活啊!它並非一帆風順,但隻要我們心懷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戰勝困難。無論是坎坷還是挑戰,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風景,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正如當初自己迎著朝陽,大步向前一樣,無論前方等待著怎樣的未知,我們都要懷揣著希望和勇氣,堅定地走下去。世間的一切事情,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隻要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放棄努力,不說失敗,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因為,真正的勝利屬於那些敢於奮鬥、堅持不懈的人。
回憶起那段歲月,吳中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知道,人生的旅途不會總是平坦順暢,但正是這些曲折和起伏,塑造了自己獨特的性格和人生觀。隻要自己一直追求夢想,不畏艱難險阻,那麼必將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刻。
想到這裡他對於師父逝去的愧疚也稍稍平複,誰又知道師父今天的逝去,不是明天重新的開始!世間萬物,不都是在無休止的輪回之中嗎?就如草木,一歲一枯榮。又如流水,夏為雨,冬為雪,周而複始,循環不息。
想明白這些道理,吳中生不再糾結,他起身大步向山外走去。夕陽西下,餘輝照射下他的身影被拉的老長老長。
喜歡憨娃闖世界請大家收藏:憨娃闖世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