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傻仔洞房》開啟香港有聲片時代,1934年《戰地歸來》為抗日題材代表作?。
1937年抗戰爆發後,蔡楚生等上海影人南遷,推動粵語片革新運動?。
1950年代以戲曲片為主,如《帝女花》《紫釵記》,任劍輝、白雪仙等演員走紅?。
邵氏兄弟公司1958年《貂蟬》打開東南亞市場,李翰祥執導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創票房紀錄?。
1966年張徹《獨臂刀》確立暴力美學,1971年李小龍《唐山大兄》開啟真功夫片時代?。
1978年袁和平《蛇形刁手》奠定成龍式喜劇功夫風格?。
1979年,章國明《點指兵兵》、徐克《蝶變》、許鞍華《瘋劫》、翁維銓《行規》四部處女作橫空出世,標誌著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正式誕生?。
基本情況就是這些,歡迎大家提問。”王雲軒伸手示意。
這個年輕人對香江影史如數家珍,有點東西。
這是在座大部分人的心聲,也有人持不同意見,有一位導演站起來提問:“請王導說一說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喋血雙雄》的創作曆程。”
看來大家對我還是不太放心。
王雲軒聽出了話外音,笑道:“《喋血雙雄》這部劇本,是我嘔心瀝血,花費了七天七夜創作出來的!”
什麼?
七天七夜就創作出來了?
真的假的?
在座的各位導演差一點驚掉下巴。
他們其中很多人寫一個劇本要耗時很久,經常會聽到某某某導演七年磨一劍。
“真的假的,你不會是蒙我們吧。”提問的導演不可思議。
“當然是真的,王導是香江天才編劇,他一部劇本至少要賣50萬!”傅奇替王雲軒正明。
50萬!
我的老天爺啊!
幾輩子能掙到這麼多錢!
這一刻,大家看向王雲軒的目光全變了,充滿了驚歎與崇拜,當然也有不屑一顧的,認為王雲軒故意顯擺。
“請問電影裡汽車爆炸,那汽車如何做到和真的一樣?”有人提問。
“那就是真車!”王雲軒瀟灑的笑了笑。
“真車?”
“那可是奔馳,聽說那車老貴了!”
王雲軒的話再次驚碎一地眼鏡,這次所有的人都熄火了,不想再自取其辱。
見無人提問,總局領導笑道:“王導,你是國際大導,請你給國內電影一些寶貴的意見。”
“我覺得咱們大陸的電影需要改革。
我聽說國內電影“統購統銷”,製片廠一部電影最多賣到120萬,這嚴重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發展。
人家美國的電影公司與電影院實行票房分賬模式,電影上映第一周片方拿百分之70,有的大片甚至能拿百分之八十,第二周是百分之六十,以此類推。
大陸電影要想發展,應該進行改革,與時俱進,向世界看齊。”
喜歡港娛風雲1982請大家收藏:()港娛風雲198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