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傅奇發現在座領導眉頭緊皺,麵色嚴肅,感覺王雲軒有點太過激進,連忙咳嗽提醒王雲軒。
王雲軒看了傅奇一眼,繼續說道:“既然領導讓我發言,我覺得沒必要藏著掖著,首先要端正態度,我這個人不喜歡奉承,更不喜歡歌功頌德。
我說的都是實事,實事求事也是我黨的一貫作風。
當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領導對於中國電影接下來如何發展,心裡都有數,隻有與時俱進,大刀闊斧的改革,送舊迎新,才能讓中國電影煥發活力。”
“那應該如何改革的呢,請王導說說你的想法?”局長問道。
“首先要打破統購統銷的傳統模式,讓製片廠參與票房分成,這樣才能讓製片廠活下來,才能煥發青春。
當然,如果有些製片廠跟不上改革的腳步,不妨裁撤,或合並合消減,讓它們退出曆史舞台,這樣不但可以減少開支,也可以減少負擔。
建立完善的院線製度,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有違規者嚴懲不貸。”
在90年代,各地方電影院偷票房的情況非常嚴重,著名表演藝術家,喜劇演員陳佩斯深受其害,《父子老爺車》、《太後吉祥》等電影票房被偷,直接被搞破產。
“第三點,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隻有這樣才能百花齊放,讓中國電影騰飛。”
各大製片廠聽到王雲軒打破統購統銷的建議,一個個暗自欣喜,終於有人提意見了,真好。
不過當聽到裁撤時,那些省市級製片單位一個個黑臉,裁撤了,我們上哪吃飯去?一直忍耐,直到聽到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有人開始提出反對意見。
“民營資本懂電影嗎?亂彈琴!”
“那不是亂套了嗎!”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到時候拍了一堆爛片,嚴重破壞了電影市場!”
“民營資本過度追求利益,可能會導致行業失衡!”
大家七嘴八舌的發表觀點和意見,大部分表示反對。
“各位,沒有民營資本,你們各大製片廠還能活下去嗎?”王雲軒看不慣,直指行業現狀。
製片廠的經費來自行業上級撥款,逐漸養成了“等、靠、要”的臭毛病。
王雲軒一句話讓會場鴉雀無聲,沒辦法,他的話直指痛點,事實如此。
”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是大勢所趨,現在都允許個體戶,開公司,咱們電影人也不能落後,應該堅定不移的進行改革,跟上時代腳步,讓中國電影揚名世界。”王雲軒道。
“你說的倒輕巧,剛剛改革開放,老百姓哪有錢啊?”有人表達不滿。
總局領導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伸手示意王雲軒繼續說。
“這就需要轉換思維,民營沒錢不要緊,咱們可以引進外資,與外資合作拍電影,比如說港資,澳資,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人,來大陸投資。
開公司也好,與製片廠合營也好,總之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
《少林寺》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而且合作的非常成功。
我覺得應該放寬政策,允許外資在大陸開公司,這樣既可以帶動中國電影的發展,也可以增加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