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抵禦蝗災,水城縣衙緊急招募青壯年,組建滅蝗大軍。
一時間,應征者蜂擁而至,絡繹不絕。
李少華也踴躍報名,成為一名普通的滅蝗隊員。
滅蝗大軍分成若乾小組,每組皆由經驗豐富的滅蝗老手帶隊,配備棍棒、鐮刀、網兜、驅蝗藥等。
在古代,蝗災和旱災、洪災並稱為三大自然災害,其頻繁程度令人咋舌。
每隔三四年,蝗蟲便如幽靈般降臨,給大地帶來無儘的災難。
蝗蟲之所以能形成災害,是因為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
1隻雌蝗一生能交配40次以上,產卵400—600枚。
更可怕的是,它們能進行孤雌生殖。
無需雄蝗,便能繁衍後代。
麵對如此猖獗的蝗災,古人總結出多種應對之策。
一是人工捕殺。
用掃把或竹竿撲打,用網兜抓捕。
二是篝火誘殺。
夜晚點燃篝火,誘使蝗蟲飛來,使其葬身火海。
三是生物防治。
用雞鴨等家禽滅蝗蟲。
但是這一次的蝗災,比曆年都可怕。
在水城瘋狂肆虐的,不是普通蝗蟲,而是嚴重變異的鐵殼蝗蟲。
它們的個頭,比往年大了1倍有餘。
身軀堅硬如鐵,閃著冷冽的金屬光澤,猶如身披重甲的惡魔戰士。
眼睛呈血紅色,閃著冷酷而殘忍的凶光。
仿佛惡魔之眼,令人不寒而栗。
滅蝗戰鬥打響後,鐵殼蝗蟲如旋風般撲向滅蝗大軍。
肆無忌憚地衝撞著人們的防線,堅硬的外殼與武器碰撞,發出鏗鏘的聲響。
棍棒如雨點般落下,砸在鐵殼蝗蟲堅硬的外殼上。
發出沉悶的撞擊聲,卻無法對其造成絲毫損傷。
鐮刀砍在鐵殼蝗蟲身上,發出尖銳的摩擦聲,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白痕。
鐵殼蝗蟲振動著鐵翅,發出令人膽寒的嗡嗡聲,嘲笑著滅蝗大軍的徒勞無功。
緊接著,數以萬計的雞鴨被投入戰場。
人們滿心期待它們能像往年一樣,成為對抗蝗災的有生力量。
當!當!當!
當!當!當!
當!當!當!
鴨喙啄擊鐵殼蝗蟲,發出沉悶的撞擊聲,如同絕望的鼓點。
有的鴨子甚至因為用力過猛,鴨喙當場折斷。
鮮血從斷裂處湧出,染紅了羽毛。
一隻鐵殼蝗蟲猛地躍起,以驚人的速度撲向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