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的卡拉哈裡沙漠,是一片鋪展在非洲南部的赤金曠野,
以獨特的地貌與頑強的生命,織就了沙漠裡最鮮活的畫卷。
這裡的地貌帶著粗糲的層次感,地表多是紅棕色的沙礫平原。
沙粒裡混著鐵氧化物,在陽光下泛著暖融融的金屬光澤。
風一吹,沙粒滾動卻不揚成漫天黃沙,隻在地表畫出細密的波紋,像大地晾曬的綢緞。
偶爾能見到幾處孤立的花崗岩山丘,光禿禿的岩麵被歲月磨得光滑。
有的像側臥的巨獸,有的如突兀的尖塔。
岩層裡還嵌著遠古海洋生物的化石,默默訴說著這片沙漠曾是古海的過往。
引擎低沉的轟鳴混著風的呼嘯,吉普牧馬人撒哈拉版的越野輪胎碾過紅棕色沙礫。
揚起細碎的塵煙,像在赤金曠野上畫了道流動的線。
李少華握著方向盤,目光掃過儀表盤。
四驅係統指示燈亮著綠光,胎壓監測顯示四條輪胎正穩穩咬著沙麵。
這台硬派越野車在起伏的沙礫平原上如履平地,連偶爾掠過的淺溝都能輕鬆碾過,車身顛簸幅度小得讓副駕的陳強仍能從容端著望遠鏡。
“前麵有片花崗岩丘,繞過去說不定能撞見羚羊群。”陳強放下望遠鏡,指了指遠處那幾座像側臥巨獸般的岩石。
李少華點頭,輕打方向盤,牧馬人順著沙坡緩緩下行。
輪胎壓過嵌在沙裡的小石子,發出輕微的咯吱聲。
就在這時,陳強突然按住他的手臂:“等等,看左邊沙地上,活像是人的腳印?”
李少華隨即停車,順著陳強指的方向望去。
隻見沙礫上散落著幾串細小的足跡,腳印邊緣帶著獨特的弧度,不像是遊客或向導的鞋印。
沒等他們細究,遠處沙丘頂端突然冒出幾個身影——是布須曼人的狩獵小組。
6個布須曼獵手呈扇形散開,最前麵的中年男人身高不過到牧馬人車門的高度.
黃裡透紅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濃密卷曲的顆粒狀頭發用紅柳枝鬆鬆束在腦後。
他們渾身赤裸,僅襠下圍著塊獸皮遮羞布,腰間纏著藤蔓編織的腰帶。
上麵掛著石刀與拆分好的弓箭部件,裸露的小腿肌肉線條緊實。
每一步踏在沙地上都輕而穩,幾乎不揚起多餘塵土。
“看他們手裡的家夥,像是在追蹤獵物。”李少華壓低聲音,慢慢降下車窗。
領頭的獵手突然停下腳步,蹲下身,指尖輕輕拂過沙麵。
那裡有串淺淡的蹄印,是大角斑羚的蹤跡。
他抬頭朝同伴們比劃了個手勢,嘴裡發出短促的呼哨。
其餘幾人立刻圍攏過來,其中兩個年輕獵手從腰帶上取下箭杆與箭頭,麻利地組裝起來。
箭頭上泛著暗綠色的光,顯然塗了特製的毒藥。
布須曼人,是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原住民族群之一。
他們身材矮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52米,女性1.45米。
黃裡透紅的皮膚,高高的顴骨,濃密而卷曲呈顆粒狀的頭發。
布須曼男人擅長追蹤獵物,一旦發現動物足跡,就會鍥而不舍地跟蹤下去。
無論地形多麼複雜,環境多麼嚴酷,都不放棄。
他們狩獵時,2至6人組成1個狩獵小組,追蹤獵物時常常要離開營地兩三天的時間。
獵捕大型動物時,他們使用帶毒的,箭頭和箭杆可以靈活拆分的弓箭。
箭矢射中獵物後,撞擊力會致使箭杆從箭頭上脫落,但是箭頭仍牢牢地嵌在動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