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哥……”蘇洛顏衝到李少華麵前,氣息未勻便急急開口,懷裡還緊緊抱著子琰。
小家夥裹在繡著虎頭的棉鬥篷裡,小腦袋靠在她肩頭。
還沒弄清發生了什麼,隻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看向前方。
“我心都要跳出來了!你有沒有碰到哪裡,疼不疼?”蘇洛顏一邊問,一邊上下打量,眼眶都紅了一圈。
“爹爹……抱。”子琰似伸出小手,抓了抓李少華的衣角,奶聲奶氣地喊。
李少華伸手抱過子琰,對蘇落顏笑了笑:“我沒事,一點沒傷著。你看,好好的。”
蘇洛顏將臉頰輕輕貼了貼子琰的額頭,低語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
三日後,天光未明,雪意仍濃。
城門在晨霧與飛雪間緩緩洞開,仿佛一張沉默的巨口,吐納著寒意。
太子一行啟程,馬蹄踏破積雪,發出細碎而清冷的聲響,如更漏滴落時光深處。
50餘輛雙駕氈車首尾相接,如同一條蟄伏於雪地的玄色巨蟒。
車轅上箱籠堆積如山,俱以厚實油布嚴密覆蓋,又以粗韌麻繩一道道捆紮結實。
押運之人,約莫百餘名。
皆作尋常仆役打扮,身著灰撲撲的棉袍,頭戴遮風氈帽。
但站姿筆挺如鬆,步伐整齊劃一,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鐵血肅殺之氣。
李少華立於風雪中,目送車隊遠去,直至消失在官道儘頭。
轉身,踏雪而歸。
宅院深處,暖意融融。
簷下紅燈籠在雪中輕搖,映得庭院如籠薄霞。
推門而入,一股暖香撲麵而來。
是炭火煨著的桂圓紅棗粥的甜香,混著新蒸點心的麥芽香,還有蘇落顏身上那縷熟悉的蘭麝之氣。
一張紫檀雕花圓桌,鋪著繡有纏枝蓮紋的素絹。
上置青瓷細碗,銀箸玉勺,俱是精工細作。
文火熬了兩個時辰的鵝黃粟米粥,米粒開花,油光微泛。
旁邊一碟翡翠白玉餃,皮薄如紙,內裡碧綠菜心與嫩白豆腐若隱若現。
另有蜜漬桂花糕、酥炸南瓜盒、醬香鹵牛腱,幾樣小菜清雅爽口。
一壺雪頂含翠茶,熱氣嫋嫋,如春山初醒。
子琰已坐在小凳上,穿著一身蔥綠棉襖,小臉圓潤,眼睛亮晶晶的。
見李少華進來,立馬咧嘴笑:“爹爹!”
聲音清脆如鈴,帶著孩童獨有的甜糯。
他伸出小手,指著那碟翡翠餃:“娘說,這是爹爹最愛吃的,我都沒動。”
蘇落顏抬眸,見李少華肩頭落雪,起身替他拂去。
一家三口圍坐,靜謐而溫馨。
子琰低頭小口喝粥,嘴角沾了米粒,蘇洛顏笑著用手帕擦拭。
李少華夾起一個餃子,輕咬一口。
菜汁微溢,清香滿口。
他忽然覺得,這碗粥,這縷香,這聲“爹爹”,比任何榮華富貴都來得真實而厚重。
門外腳步聲起,下人匆匆來報:“少爺,烏柳村的秦員外到了,正在門房候著,說有急事相商。
李少華起身,整了整衣袖道:“請他去書房候著,我稍後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