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李明密切觀察這組特殊的雜交苗,並逐步發現這些父母本並非是含有最高能量的植株。而是中庸者表現出了最好的雜種優勢,證明有時“最優”的未必是最合適的選擇。
李明終於看到一線曙光。新的實驗方法逐漸成型,期待成果的到來。
三周後的某天,那些新播種的玉米棒子終於成熟,李明滿懷期望地進行了采集和進一步試驗。這一次他心中更多了幾分期待,“看來這一次真的會不一樣了”。
隨著夏日來臨至尾聲,在院裡的幾排新長成雜交玉米已顯雛形。它們看似普通,但在記錄中卻代表了幾種潛在成功的染色體組合可能性。
接下來的日子裡,通過精心控製與自然生長結合的方式,這批新培育出的玉米逐漸顯現出優良性狀,為雜交實驗開辟了新的路徑。
與此同時,外部的世界仍在持續發生各種事情:村裡的農活、生活的艱難等。這些情況並沒有影響到沉浸在研究中的李明,他的全部注意力仍集中在即將到來的新一輪豐收與實驗成功的關鍵時刻上。
中午醒來,天空已經變得灰暗,一種莫名的急切湧上心頭。
“快來吧。”
昨天廠裡的天氣預報說要刮大風,這正是李小陽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院子裡,趙爺爺手持蒲扇納涼,旺財在樹蔭下啃著一根不知從哪裡找來的骨頭。
不遠處,一個小男孩光著屁股搖搖晃晃地走著,時不時傳來張氏歡快的喝彩聲。一旁的大媽臉上洋溢著羨慕的笑容。
更遠處,王大媽抱著孫女,看著兒子帶著弟弟在外麵玩泥巴,臉上的笑意從未褪去。
前院,許老伯拎著袋子悠然走來,身後的三大爺跟在他的身後,手裡也提著一個袋子,兩人有說有笑,顯得格外親密。
中院裡,柱子在水池邊洗菜,旁邊秦女士穿著半袖忙碌地洗衣,偶爾聊上幾句。柱子的洗衣速度似乎因此慢了下來。
另一邊,賈先生酒意微醺地踱進院子。易大叔正和劉海中一邊喝水杯一邊聊天。
整個四合院充滿了一種和諧祥和的氛圍。
“來了。”
午間時分,李小陽靠在門框上,感受到一陣寒意,耳邊開始響起呼嘯的風聲。
“趙爺爺,晚上吃火鍋啊。”
李小陽站起身,趙爺爺眯著眼睛回答:“小陽,大風要來了,你還不趕緊把玉米收回來?”
趙奶奶聞聲過來幫忙,但她並沒有真的動手。
“奶奶,沒關係。”
事實上,李小陽無意於收拾玉米,他想看看這批雜交玉米能否經得住風雨考驗。
趙爺爺看李小陽態度認真,並沒有堅持勸他。畢竟玉米已熟,就算被吹倒了也不影響收獲。
很快,天色愈發陰沉,大風驟起。院子裡的人紛紛回到屋裡,靜候暴風雨到來。
李小陽守在門口,手中捏著蘋果慢慢咬食,身旁旺財靠著他的大腿溫暖著他。院子裡,小狗小薇來回竄動著。
隨著風勢加劇,烏雲密布,天地昏暗。
一道閃電劃破天際,雷聲陣陣。
狂風呼嘯而過。
李小陽注視著隨風搖擺的玉米田,心中滿是期待。
隨後,他關上門,準備火鍋晚餐。
晚上七點,趙爺爺和趙奶奶坐在餐桌前,熱氣騰騰的火鍋翻滾,碗碟中放著特製調料,一家人其樂融融。
屋外風雨聲不斷,易大叔透過窗戶看到李小陽台地上被風吹倒的玉米,感慨道:“真是浪費,這麼大的風也沒收拾一下。”
王大媽接過話茬,同樣表示遺憾,“確實是浪費啊!”
易大叔不再多說,關好門窗,準備休息。“這種人早晚得吃虧。”
在賈家,張奶奶看著窗外的雨水濺入屋內,心裡一片寧靜。平時最愛玩耍的小狗棒梗現在也老實了。
賈東旭和秦淮茹躺在床頭無事可做。
賈張氏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生活的決心:日子不能這樣繼續下去。
後院劉海中家裡,許大爺與劉家人圍坐在桌前打撲克,歡聲笑語,二大媽則在廚房鼓搗許大爺帶來的蘑菇。
夜幕降臨,李小陽將趙爺爺安全送回家。二人輕啜美酒,在雨夜中小憩。返程路上,他打開院子的燈,看到風中的玉米。心中暗暗期盼,願風雨過後它們依然堅強挺立。
翌日早晨,溫暖陽光照亮了房間。李小陽猛然坐起,急忙奔到門外查看玉米田。
突然他放聲大笑,笑容燦爛,眼角甚至淌出眼淚。原來,倒下的是一些普通玉米,而那些挺立的正是那排抗風的雜交玉米。
“找到了,找到了!”
他高興地喊道,完全忽視了趙爺爺好奇的眼神。
“成功了!這些雜交玉米不僅沒倒,粒還更大。”
這一刻的喜悅無以言表,任何經曆挫折後的成功都無法抵擋心中的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