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來到噴泉邊找了學生問路,然後穿過廣場,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徑前行。
轉角過處,一排排古典風格的建築映入眼簾,每一棟建築都仿佛訴說著曆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厚重,窗戶上的彩色玻璃在陽光照射下,將走廊裝點得如同夢幻的畫廊。
走過古典建築群,林楓來到一座宏偉的建築前,高大的書架造型巍然屹立,層層疊疊的書籍造型似乎散發著知識的氣息,這裡的每一寸空間都彌漫著濃厚的學術氛圍。
“繞過圖書館就是運動場,運動場那邊有個湖區,中醫學院就在湖邊”林楓自言自語著。
他感慨,這校園可真大啊,走了許久,都不知道逛了有沒有十分之一。
走過運動場,林楓一眼便看到了像一塊巨大碧玉一般的湖麵,湖水清澈,碧波蕩漾,湖邊一座座亭台樓閣風格各異,一座九曲橋橫跨湖麵。
橋的另一頭立著幾棟高大建築,其中一棟掛著“中醫學院”四個大字。
中醫學院門口,林楓注視著一塊立在門邊的兩米多牌子:華元和教授講座《黃帝內經》之陰陽五行論。
講座已經開始,林楓輕著步子從後門進入,剛進門就愣住了。
他本以為中醫枯燥,不會有幾個學生來聽這講座,事實上卻是能容納幾百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連走道都站滿了人。
前方講台上一名老者須發皆白,典型的老中醫模樣,氣定神閒地開口:“近日,我讀到《黃帝內經》中關於‘陰陽五行’的一段論述,深感其中奧妙無窮。陰陽平衡,百病不生,這不僅是養生之道,也是治病之根本。”
前排一名學生舉手,得到老者同意後起立,眼神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老師,陰陽五行理論在現代醫學中似乎並不被重視,我們如何讓更多的人理解並接受這一古老智慧?”
老者輕撫著白須,微笑開口:“中醫之妙,在於調和。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我們不妨從實際病例入手,用療效說話。比如,我曾用‘調和脾胃’之法,治愈了一位西醫久治不愈的胃病患者。”
“中醫的精髓,在於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這在現代醫學中也有其獨到之處。”
“中醫與西醫,並非水火不容,我們應當取長補短,共同為患者謀福祉。”
這時一個女學生緩緩站起身:“老師,我可以問一個真實案例嗎?”
林楓看清學生麵容露出欣喜之色,這丫頭真的跑來聽中醫了,她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嗎?
講台的老者攤掌前伸,擺出一個“請”的姿勢。
林一依款款道來:“前段時間新聞報道,有個女明星突然失去意識,西醫檢查無果,中醫則認為其是魂魄離體導致。”
“西醫認為中醫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雙方因此展開了劇烈爭論。”
“我也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卻不得其果,求老師指點迷津!”
此話一說,瞬間引爆了話題,原本安靜的學生們都竊竊私語起來,林一依所說的事情熱度不小,大家或多或少都是有關注過的。
老者朝林一依點了點頭,沉思了片刻後開口:“這個問題,有哪個同學可以回答嗎?”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老者臉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正想開口時,一個聲音從後排傳來。
“在中醫理論中,魂魄被認為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魂主神誌,魄主身體功能,如果魂魄離體,可能會導致精神失常、意識模糊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