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你這麼害怕乾啥?”
“我又不是上吊。”
“我就是看看,看看罷了。”
荀彧:“……”
說真的,荀彧現在很想打開荀攸的腦袋,端詳一下裡麵裝的到底是什麼!
看看?
看你個頭啊看!
再看下去,萬一真吊死了,我跟誰哭去?
荀彧默不作聲的示意情報衛拿掉了荀攸掛上去的白綾。
荀攸卻向情報衛伸了伸手,意思是讓情報衛把白綾還給他。
荀彧氣的瞬間青筋暴起,他或許應該好好履行一下身為叔叔的義務,讓荀攸這小子領教一下什麼叫家法!
當然,荀彧最終還是放棄了暴打荀攸一頓的衝動。
他的年紀,畢竟比荀攸還小六歲。
雖然是叔叔,但仗著叔叔的輩分毆打侄子,傳出去總歸是不好聽的。
接下來數日,荀攸每天都有類似劇情發生。
白綾被沒收了?
沒關係!
荀攸淩晨三點去河邊漫步,還把腳伸進水裡試探深淺。
河邊禁止荀攸去了?
沒關係!
山上聽說有老虎,荀攸也想化身打虎英雄,去碰碰運氣,看看是老虎的命硬,還是他的命硬。
荀彧也是拿荀攸實在沒辦法了。
無計可施的他,打算把荀攸送回族裡。
但直到荀家大族老拖著八十多歲的身體來找荀彧,荀彧才知荀攸為何這般詭異。
大族老荀郴拿著拐杖指了指荀彧,對他說道:
“文若,公達這麼多年以來,心裡一直有個執念。”
“你可知,公達十歲那年,發生了什麼事?”
荀彧當即搖了搖頭。
荀攸十歲,那時他才四歲,記憶早已模糊,根本不知那年都發生了些啥。
況且,至今為止,已有近二十年時間過去。
漢末又不是後世,大小事情多多少少皆有記載。
荀彧通過回憶,隻能隱約想起那年荀家好似發生了一件令家族動蕩不安的大事件。
大族老荀郴長歎一聲,講述道:
“當時黨錮之禍還沒有開始。”
“三互法,在那個時候也仍舊還發揮著作用。”
說到三互法,荀攸可就不陌生了。
總有人罵桓靈二帝。
但仔細看就能知道,罵桓靈二帝的,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世家出身的人。
為啥要罵桓靈二帝呢?
真以為世家是為百姓申冤,所以才罵桓靈二帝的呀?
顯然不是。
比起桓靈二帝,世家壓迫百姓,壓迫的可是更狠!
真實原因是,桓靈二帝搞出了一堆製衡手段,去抑製世家的發展!
這使得世家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
漢桓帝劉誌時,出台了一個政策,名為“三互法”。
何為三互法?
裡麵最重要的一條是,不許本地人在本地擔任州牧、郡守、縣令等職位。
郡守和縣令其實倒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