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失神落魄的離開劉表府邸。
蒯越提出主降意見後,蔡瑁的態度也逐漸曖昧不明。
連帶著劉表,也變得猶豫不決。
沒辦法,這也是人之常情。
劉表老了,很老很老了。
他不能隻為一時之勇而逞能,而是要為劉琦、劉琮這兩個兒子著想。
荊州,尤其是荊州北部,肯定擋不住曹軍的狂轟濫炸。
漢末的襄陽,和宋朝時候的襄陽有所區彆。
宋朝的襄陽城,總體是往南遷移了一番,比現在的襄陽難攻十倍還不止!
蒙古在襄陽城下耗費六年之久,還死了個可汗,也沒占得什麼便宜。
現在的劉表,顯然沒有宋朝襄陽守軍抗擊蒙古士兵時的勇氣。
與曹軍為敵,真的明智嗎?
不過,劉表對待諸葛瑾,還是如以往那般,和藹可親。
不僅給諸葛瑾備足了食物,還給他準備了馬車和船隻,供他回往江東。
在回江東之前,諸葛瑾希望能去見諸葛琪、諸葛亮、諸葛均一麵,劉表也是欣然同意。
……
在襄陽城內看完諸葛琪和諸葛均之後,諸葛瑾馬不停蹄的前往水鏡書院。
拜會完司馬徽,諸葛瑾見到了二弟諸葛亮。
簡單描述一下諸葛亮的身高,八尺大漢,長的並不瘦弱,甚至還有點點肌肉。
麵白無須,那也是不可能的。
隻不過,諸葛亮的穿戴很整齊,有儒雅之風,並且腰間還彆了一把白羽扇。
周瑜也有扇子,這算是二人的共同特征。
但周瑜的扇子旁,還常年彆著佩劍,這是區彆點。
“兄長。”
“許久未見,你今日前來,有何要事?”
諸葛亮對諸葛瑾的到來表示猜測。
以他的聰慧,自然知曉諸葛瑾不會輕易從江東千裡迢迢趕來。
畢竟,孫權和劉表是敵對關係,兩邊平日裡連使者都不互派,兄長諸葛瑾的到來,定是奉了孫權之令。
聞言,諸葛瑾沒有直接回答諸葛亮的問題,而是笑問道:
“孔明,你怎麼看待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諸葛瑾和諸葛琪、諸葛均之間,不談公事,隻是以兄長的身份作為關心。
但對諸葛亮,則是起了考校的意思。
“兄長,曹操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定會南下攻打荊州!”
“且讓亮猜一猜。”
“兄長今日前來,應是奉孫權之令,想要與表姨父締結同盟吧?”
諸葛瑾拍了拍手道:
“不愧是孔明,雖人在襄陽,卻洞若觀火,天下大勢了然於心。”
諸葛亮麵露謙虛,搖了搖羽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