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去意已決_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儘紅顏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8章 去意已決(1 / 2)

兩名雜役不再多言,隻是架著諸葛亮快步向前。很快,尚書令府高大的門庭便映入眼簾。剛至門口,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內推開,走出一位身著錦袍、麵容冷峻的中年官員,身後還簇擁著一眾幕僚模樣的人。諸葛亮抬眼望去,隻見那官員目光如隼,直直地盯著自己,嘴角微微上揚,卻未達眼底,似笑非笑。

“來者可是諸葛孔明?”中年官員開口問道,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

“正是在下。”諸葛亮不卑不亢地回應,同時心中暗自思忖,這想必就是傳聞中的尚書令荀彧了。

荀彧微微點頭,目光在諸葛亮身上打量一番,旋即側身抬手,做了個請的姿勢:“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請入府一敘。”

諸葛亮整理了下衣衫,穩步踏入尚書令府。踏入府內,隻見庭院深深,雕梁畫棟,處處透著精致與威嚴。一路上,跟隨荀彧的幕僚們交頭接耳,時不時向諸葛亮投來好奇的目光,竊竊私語間,隱約能聽到“臥龍”“奇謀”之類的字眼。

行至正廳,分賓主落座後,荀彧揮手屏退左右,廳內頓時安靜下來。他親自為諸葛亮斟上一杯香茗,熱氣嫋嫋升騰,茶香瞬間彌漫開來。

“先生之才,天下聞名。曹丞相素愛賢才,對先生亦是傾慕已久。”荀彧輕抿一口茶,緩緩說道,“今先生不遠千裡而來,許昌之地,必因先生而增色不少。”

諸葛亮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輕嗅茶香,卻未急著飲下:“尚書令過獎了。亮不過一介書生,胸無大才,承蒙丞相錯愛,實感惶恐。”

荀彧目光一閃,似對諸葛亮的謙遜有所洞察:“先生不必過謙。吾聞先生在荊州,輔佐劉皇叔,屢出奇謀,令曹丞相亦不敢小覷。此番先生來許,想必是看清了天下大勢,欲為蒼生謀福祉,為亂世尋太平。”

諸葛亮聞言,心中一凜,麵上卻依舊神色如常:“亮不過順勢而為,天下紛爭不斷,百姓苦不堪言,亮但求能儘綿薄之力。至於輔佐之人,皆因機緣巧合,實不敢妄自尊大。”

荀彧似笑非笑,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先生所言極是。如今曹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誌在掃平四海,一統天下,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正是成就大業之時。先生若能在此一展宏圖,必能名垂青史。”

諸葛亮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地直視荀彧:“尚書令之意,亮已明了。隻是亮初來乍到,對許昌諸事尚需時日了解,且容亮斟酌一番。”

荀彧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意味:“先生所言在理。先生且安心在府中住下,府內一應事宜,自有人悉心安排。若先生有任何需求,儘管吩咐便是。”

說罷,荀彧起身,雙手抱拳:“今日尚有諸多公務纏身,不便久陪先生,還望先生海涵。”

諸葛亮亦起身還禮:“尚書令公務繁忙,亮自當理解。”

目送荀彧離去,諸葛亮望著廳外搖曳的花枝,心中卻如波濤翻湧。許昌之行,前路未卜,不知這尚書令府,究竟是一展抱負之所,還是暗藏玄機之地。正思忖間,先前那兩名雜役又悄然出現,恭恭敬敬地請諸葛亮前往住處。諸葛亮深吸一口氣,整理思緒,穩步跟了上去,踏出的每一步,都似帶著對未知前路的探索與決心。

諸葛亮隨著雜役穿過曲折回廊,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間彰顯著尚書令府的威嚴與華貴。日光透過繁茂枝葉,在青石小徑上灑下斑駁光影,可他卻無心欣賞這景致。腦海中反複回蕩著荀彧方才所言,那些看似懇切的話語,背後卻藏著難以捉摸的深意。

“先生,此處便是您的居所了。”雜役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抬眼望去,一座幽靜小院映入眼簾,院門半掩,院內種著幾株翠竹,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踏入屋內,布置簡潔卻不失雅致,筆墨紙硯一應俱全,案幾上還擺放著幾卷竹簡,隨意翻開,皆是時下經典策論。

待雜役退下,諸葛亮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翠竹,心中暗自思忖:荀彧將自己安置在此,看似禮遇有加,卻不知是否在暗中觀察。他深知荀彧在曹操陣營中舉足輕重,此次受邀前來許昌,本就抱著窺探曹魏虛實、為蜀漢謀劃長遠的目的,隻是如今置身這尚書令府,局勢遠比想象中複雜。

夜幕悄然降臨,許昌城被籠罩在一片朦朧月色之下。諸葛亮毫無睡意,起身點燃燭火,展開一卷竹簡研讀起來。突然,窗外傳來極輕微的響動,像是有人刻意壓低的腳步聲。他眉頭微皺,卻並未出聲,手中繼續翻著竹簡,餘光卻警惕地留意著窗外動靜。

片刻後,那聲音消失不見,諸葛亮放下竹簡,起身走到窗前,輕輕推開窗戶,月色如水,灑在庭院中,空無一人,唯有那翠竹在風中搖曳。他心中明白,在這尚書令府,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人監視,往後行事,需更加小心謹慎。

第二日清晨,諸葛亮簡單洗漱後,便在院內踱步。不一會兒,雜役前來通報,說是荀彧有請。諸葛亮整理衣冠,跟隨雜役來到府中一處偏廳。荀彧已在廳中等候,見諸葛亮進來,微笑著起身相迎:“先生昨夜休息得可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多謝尚書令掛念,一切安好。”諸葛亮拱手行禮。

“先生既已在府中住下,想必對許昌也有些好奇。今日公務稍閒,我便安排人帶先生在城中四處走走,也好熟悉熟悉環境。”荀彧目光溫和,語氣中透著關切。

諸葛亮心中一動,這正是他了解許昌的好機會,當下欣然應允:“如此,便有勞尚書令了。”

不多時,一名年輕侍衛來到廳前,向荀彧和諸葛亮行禮後,自我介紹道:“在下張猛,奉尚書令之命,陪同先生遊覽許昌城。”

諸葛亮跟著張猛走出尚書令府,踏入許昌城的街道。此時正是早市時分,街道上車水馬龍,叫賣聲、談笑聲此起彼伏。街邊店鋪林立,有賣布帛綢緞的,有賣米麵糧油的,還有各種小吃攤,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諸葛亮一邊觀察著城中景象,一邊與張猛交談,看似隨意閒聊,實則暗暗打聽城中兵力部署、百姓生活以及曹魏官員的種種情況。

“張侍衛,聽聞許昌城防禦堅固,不知這城防由哪位將軍負責?”諸葛亮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張猛撓撓頭,憨厚地笑道:“這城防嘛,主要由曹仁將軍負責。曹將軍治軍嚴謹,許昌城在他的統領下,固若金湯。先生您瞧,這城牆上的了望塔,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座,日夜都有士兵值守,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諸葛亮順著張猛所指方向望去,隻見城牆上的了望塔高聳入雲,士兵們身著鎧甲,手持兵器,身姿挺拔。他微微點頭,心中暗自估量著許昌城的防禦力量。

兩人又來到一處兵營附近,遠遠便能聽到士兵們操練的喊殺聲。諸葛亮駐足觀望,隻見士兵們隊列整齊,步伐一致,長槍揮舞間虎虎生風。

“張侍衛,這些士兵每日操練如此刻苦,想必戰鬥力十分強悍。”諸葛亮說道。

“那是自然,我曹魏士兵皆是精銳,平日裡刻苦訓練,為的就是能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張猛一臉自豪地說道。

諸葛亮心中對曹魏的軍事力量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繼續在城中遊覽,時不時向張猛詢問一些關於民生、商業等方麵的問題。

不知不覺,已近黃昏,諸葛亮與張猛返回尚書令府。荀彧早已在廳中等待,見他們回來,笑著問道:“先生今日在城中遊覽,可有什麼收獲?”

諸葛亮微微欠身,說道:“許昌城果然繁華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足見尚書令與諸位大人治理有方。亮今日也大開眼界,對許昌有了不少了解。”

荀彧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先生過獎了。我曹魏以興複漢室為己任,自然要將這天下治理好。先生若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言。”

諸葛亮心中明白,荀彧這是在試探自己,當下略作思索,說道:“亮觀許昌城,商業繁榮,百姓富足,此乃盛世之象。然天下尚未太平,四方仍有戰亂,當務之急,還是要加強軍事力量,鞏固邊防,同時注重民生,減輕百姓賦稅,如此方能長治久安。”

荀彧聽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先生所言極是。我與先生雖各為其主,但在治國理政方麵,倒是有不少相通之處。”

兩人又交談了一會兒,荀彧便讓諸葛亮回房休息。諸葛亮回到住處,細細回味著今日的所見所聞,心中對曹魏的局勢有了更清晰的判斷。他深知,要想在這許昌城有所作為,為蜀漢謀取利益,必須要在這複雜的局勢中找準方向,步步為營。

此後幾日,諸葛亮依舊在許昌城中四處走動,或是與文人雅士交流學問,或是與市井百姓閒聊家常,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情報。而荀彧也時常找他交談,兩人談論天下局勢、治國之道,表麵上相談甚歡,實則各自心懷心思。

一日,諸葛亮正在房中研讀兵法,忽聞門外傳來一陣喧鬨聲。他放下竹簡,起身出門查看,隻見一名士兵正與雜役爭吵。那士兵滿臉通紅,大聲說道:“我乃軍中校尉,奉命前來尚書令府辦事,你這小小雜役,竟敢阻攔我!”

雜役嚇得瑟瑟發抖,說道:“軍爺莫要生氣,小的也是奉命行事,沒有尚書令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內院。”

諸葛亮走上前去,微笑著說道:“這位軍爺,莫要為難這雜役。不知軍爺有何事要進內院?”


最新小说: 我的鍋是異世門 開局製卡師,一張核心找五年 工程師的學霸係統 全球詭異婚配,我的老婆是詭帝 從長征到長津湖,我氣吞萬裡如虎 仙路誅仙2 一封淒美的分手信 高武紀元:開局加載田伯光模板 全家騙我養私生子,重生老太殺瘋了 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