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裡程碑527年,北大洋聯合體對泛亞聯邦宣戰,世界大戰正式打響。
時間裡程碑530年,泛亞聯邦戰敗被肢解,原有領土由北大洋聯合體、起義軍、殘存貴族共管。
時間裡程碑545年,北大洋聯合體內部爆發起義。同年,泛亞聯邦殘存貴族世家結成聯盟,對北大洋聯合體宣戰,起義軍宣布參戰。
時間裡程碑546年,泛亞聯邦殘存世家反水,與北大洋聯合體達成合作,一起進攻起義軍。
時間裡程碑549年,第二次全麵戰爭結束。
時間裡程碑572年,第三次全麵戰爭……
時間裡程碑577年……
時間裡程碑579年……
時間裡程碑……
時間裡……
一長串的戰爭編年史,每一條都代表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重要戰爭。
東樂頓了頓,直接拉到了最後。
時間裡程碑612年,北大洋聯合體釋放鈷彈,並對世界範圍內,所有己方之外的重要城市發射核彈。
各個核勢力的自動反擊係統被觸發;
世界末日開始走向倒計時。
東樂徹底皺起了眉。
他知道鈷彈,在他穿越前的原世界,鈷彈是一種存在於理論中的核武器,設計之初考慮的攻擊對象,不是直接的城市或者人,而是整個地球生態圈。
通過擴散全球的放射性塵埃釋放的輻射破壞生物dna,最終實現帶著生態圈內所有生物一起同歸於儘的目標。
當然,理論隻是理論。
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鈷59轉化成鈷60的效率太低;放射性塵埃不一定均勻分布;不同生物對基因損失修複能力不同;
海水土石以及各種材料能一定程度上吸收輻射;以及各種地下人防工程等等一係列原因。
鈷彈能造成的威脅,並不如宣傳中那麼大。
而且鈷礦價格不便宜。
想通過鈷彈帶走生態圈不能說不切實際,隻能說製造成本高的令人難以承擔,可能還沒造出來,國家就先因經濟崩潰而完蛋了。
真想拉著整個世界一起完蛋,或者實現戰略威懾,完全可以考慮一下其他比較節省,更具可行性的辦法。
但在時穿宇宙,一切就又不同了。
微觀世界物理規則的些許差異,極大提高了鈷59到鈷60的轉化效率,大大節省了製造鈷彈的成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