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都提前打好過招呼,半個月後,順利拿到簽證。
沒有婆婆媽媽地告彆,如今的政策寬鬆,日後想要回國探親訪友,並不會受到太多阻礙。
等島上事務接手後,她可以帶孩子常回來探望。
其實作為甄家的嫡係,甄奶奶應該一起回去,無奈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允許長途跋涉。
更何況,兩位老人將自己的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國家,風風雨雨幾十載,現在隻想在老家安享晚年。
中央方麵派人來,希望餘爸爸上調到市裡,去機關裡擔任要職。
這麼好的機遇,餘爸爸卻婉言謝絕了。
在他看來,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早已不在乎那些虛名。
隻想陪伴在年邁的父母身旁,儘心儘力地照顧他們,為二老儘孝送終。
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們正是該出去闖的年紀。
理應讓他們勇敢地走出國門,去外麵廣闊的世界裡拚搏一番。
一家人沒有痛哭流涕,平靜地送走了餘小魚他們。
按計劃,先前往滬市,順道收一下那裡的租金。
與烏頭商定好行程,他們將在滬市稍作停留,等待島上派來的飛機接應。
今年的高考,餘小魚建議他報考滬市的金融係。
如果能成功考上大學,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創業。
萬一考不上,那就繼續複讀,依舊在滬市創業。
啟動資金全由餘小魚出,利潤五五分成。
麵對如此慷慨和充滿機遇的提議,烏頭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回應才好。
內心激動萬分,縱有千言萬語都感謝不完。
隻能鄭重地發下一個毒誓,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絕對不會辜負餘家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他這一走,順帶著把好哥們郭嘉也帶上一起。
郭嘉是鎮上供銷社主任的兒子,平常工作乾采購,總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不過,可彆小瞧了他,他為人特彆講義氣。
隻要朋友有難,必定兩肋插刀在所不惜。
兩人是中學時的好友,他知道烏頭想考大學後,本來不想報考,硬是被哥們逼著一起複習。
沒想到,這次去滬市不止是求學,還是去創業。
原本對學習興趣缺缺的郭嘉,突然間像是打了雞血,學習的勁頭飆升至,變得異常積極主動。
一行四人,三男一女,外加三個小寶寶。
火車上人多眼雜,餘爸爸著實放心不下,托關係借來輛車,讓他們一路開去滬市。
一路上,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沿途風景如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