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年侏儒等人全部逃離後,此地又轟鳴了一陣,最後徹底歸於沉寂。
安靜下來後,綠衣女子,也即是戚芸,在沉默了一陣後,她開口道:“剛才和你們演戲,一開始還覺得蠻有趣的,但是剛才見那些人衝出來,拚死想要護衛你,尤其想到那個漢子最後那聲‘大人,您保重啊’,卻莫名讓我有些難受。”
黃衣女子,即杜美娘,點點頭道:“我的感覺和你差不多,我甚至忍不住在想,咱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林圖也沉默了一下,才道:“當初在蝴蝶穀,我護送三娘和你娘逃離時,在密道中意外發現,你們杜家先人留在密道中的《杜家刀法》刀譜。”
見林圖突然提起他在蝴蝶穀的經曆,杜美娘和戚芸都不由有些奇怪,不過她們也沒打斷他。
林圖繼續道:“《杜家刀法》開篇,和刀法並不相關,而是記敘了你們杜家先祖的一些過往。”
“內容大概是,你們杜家先祖一向鋤強扶弱、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在追殺一個賊寇時,遇到一位老僧阻攔。老僧想要他放過那個惡徒,但是杜家先祖覺得那個賊寇作惡多端,殺了他是應該的,就沒同意。”
“後來有一次,杜家先祖在追殺一個魔道惡徒時,雙方正在激戰的時候,那個魔道惡徒的兒子突然出現,他見杜家先祖在攻擊他父親,當即上前幫忙,於是最終杜家先祖將兩人都殺了。”
“這時候那個老僧又出現了,問杜家先祖這次為何又殺人。杜家先祖回答說,他殺的是一個魔道惡徒,此人作惡無數,殺了他是理所應當的。”
“然後那個老僧又問他,那個魔道惡徒的兒子,也是死有餘辜嗎?”
“這個問題把杜家先祖問住了,他沉默了一下,才回道——是那個魔道惡徒的兒子先攻擊他的,他擊殺對方,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然後老僧又問他,如果不是他一開始追殺那個魔道惡徒,那個魔道惡徒的兒子,又怎麼會攻擊他呢?”
要說一開始,戚芸和杜美娘兩人,都是聽的一頭霧水,完全沒聽明白,林圖到底想表達什麼。
但聽到這裡後,兩人皆是目光一動,臉上開始浮現若有所思的神情。
林圖繼續說道:“杜家先祖當時在沉思了一番後,駁斥老僧,表示他說的這番話,看似有理,實則是歪理。因為在這件事裡麵,將那個魔道惡徒和他的兒子混為一談,這本來就不對!”
戚芸聞言點點頭,她也是這麼想的——反正如果是那些作惡多端的敗類出現在她麵前,她絕對舉劍就砍,根本不帶絲毫猶豫的!
“老僧在聽完杜家先祖那番話後,也沒評論這樣到底對,還是錯,而是提出了一個‘圈子’理論。”
戚芸好奇道:“圈子理論?”
“嗯。”林圖點點頭,道:“按照那個老僧的說法,這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相對獨立的圈子。這些圈子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是能夠平穩運轉的。”
“就像這次被杜家先祖所殺的這對魔道惡徒父子,如果不是因為杜家先祖先追殺魔道惡徒,乾涉了魔道惡徒所屬的圈子,在牽一發而動全身下,導致那個魔道惡徒的兒子來救他父親,最終也被杜家先祖所殺。”
“但是殺惡魔惡徒的兒子這件事,一開始並不在杜家先祖的計劃內,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便是因為杜家先祖的暴力介入,同時影響了魔道惡徒和魔道惡徒兒子的圈子!”
“而因為魔道惡徒,以及他兒子的死,又導致更多的圈子被影響,乃至平衡被破壞。”
“這就是那個老僧的觀點,也是他為何一開始勸誡杜家先祖不要殺人。”
在林圖停止說話後,戚芸沉吟了片刻,然後道:“應該說這個老僧提到的這個圈子理論,還蠻有趣的,非常新奇。”
“但是我不是很認同他的觀點!”
“照他的說法,為了不破壞一個個圈子,哪怕是那些該殺的惡人也不殺,就這樣任由那些惡人,在他們的圈子裡胡作非為?”
“那維護這樣的圈子不被破壞,它的意義又在哪呢?”
杜美娘斟酌著道:“我猜那老僧的意思,應該是不想因為那些惡徒一個人的圈子被破壞,導致許許多多的圈子也遭受破壞。”
“也就是某些人所說的小惡和大惡。”
“不過我和芸芸的觀點一樣,我同樣不是很認同那個老僧的說辭!”
“而且那個老僧肯定忘了一點——那些惡徒的存在,本身就是破怪其他圈子的因素!”
說著,她又朝林圖問道:“雖然你說的這件事蠻有趣的,並且還是源自我們杜家先祖的,但是你怎麼突然提起這個?”
林圖笑了笑,道:“我也是因為你們剛才的那番感歎,讓我突然想起了這件事。”
“我覺得在先前那些人的圈子裡,他們有自己的忠義,有自己的善惡。”
“可能對他們的敵人來說,他們善、忠義,卻是對敵人的惡和傷害。而這種差異,隻是因為立場不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