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崇禎真的同意了朱慈烺的想法。
派兵把那群晉商給抓起來。
他們也能通過和這群朝廷官員的關係,讓整個大明的輿論偏向他們。
到時不管是讀書人還是商人。
他們都會說大明朝廷無用。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竟然隨意對商人動手。
這種輿論一旦坐實,對大明朝廷將是毀滅性打擊。
同時也會失去民心。
所以朱慈烺必須想出一個能夠收攏民心,但同時又能對那群晉商動手的方式。
於是朱慈烺找到了範複粹。
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構思之後。
範複粹笑道:“看樣子太子殿下已經有了方式。”
“不知老師可知報紙。”
“報紙是何物?”
範複粹一臉疑惑地看著朱慈烺。
這就是朱慈烺想出的方式。
想要對那群晉商動手,首先得師出有名。
同時也要掌控輿論。
晉商之所以能掌控輿論,無非是他們人更多,官方渠道更廣,和官員有聯係,和天下讀書人自然也有聯係。
隻要他們開口,整個朝廷的所有官員都會為他們說話。
到時候朱慈烺的槍杆子再硬也硬不過天下的悠悠眾口。
他得提前把天下的悠悠眾口給堵住。
所以報紙,就是朱慈烺必須要弄出來的東西。
隻要把這東西弄出來。
莫說整個大明,整個京城的輿論便隨朱慈烺心意。
“所以你是打算弄一個把每日發生的事件都給記錄在紙上的冊子,然後分發下去,讓百姓們觀看?”
“沒錯。”
“但你的想法有問題,先不說弄出這麼多這樣的紙成本有多大?要知道整個大明讀書人的數量很少,能夠看懂報紙的也很少。屆時輿論的掌控還是在這群讀書人的手裡,這群讀書人又都是官員的幕僚,門市。他們自然會跟天下百姓傳達他們想傳達的,太子殿下又如何把這些輿論奪回來?”
這也是朱慈烺找範複粹的原因。
這個時期的大明早就掌握了雕版印刷和活體印刷。
雖說工作量比較大,但隻要每日把所有的稿子提前用活字印刷印刷好。
不計成本的使用紙張。
把報紙傳遍整個大明,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可就如同範複粹說的那樣。
全大明的讀書人都是東陵黨的喉舌。
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不識字。
報紙放在他們手裡,也看不懂上麵寫的什麼。
到時候還是周圍的讀書人,說什麼便是什麼。
“所以弟子才讓老師幫忙。”
“殿下嚴重了,看殿下成竹在胸的樣子,似乎早就想好了對策。”
“本宮想用告示牆。”
每個城市的衙門門口或者是驛站門口都有一張告示牆。
告示牆的作用是讓衙門發布一些通緝令或者公示一些文書之類的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