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真正南下的目的,是征討賊寇,而不是管理徐州。
管理一個城市,也用不上他。
於是,在徐州城待的第三天,朱慈烺才真正地離開。
以往每個城市的百姓們在朱慈烺離開後,都會來城門口送行。
因為朱慈烺不僅把他們城市裡貪汙的官員給解決了,對於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也會贈予一定的糧食。
甚至還手把手地教給他們到底如何種植番薯。
這一係列的惠民舉動,百姓們又不傻。
崇禎時期這麼多年了,除了朱慈烺,沒有第二個大官這麼做過。
這也是朱慈烺會被百姓推崇的原因。
可從徐州城離開的時候,不管是徐州軍,還是徐州城的百姓,情緒都有些複雜。
因為這幫百姓是被朱慈烺抓回來的。
把他們抓回來的目的是他們成為了流寇。
可成為流寇又不是他們自己所想的,而是徐州城沒了糧食。
他們隻是想活下去。
他們都以為,朱慈烺把他們抓回來後,他們死定了。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朱慈烺隻是審判了那些殺過人的賊寇。
剩下的全部都放了。
並且給他們留了一些糧食,同樣教給了他們種植番薯的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徐州城的百姓對朱慈烺的感情會這麼複雜的原因。
但對於此,朱慈烺並沒有想這麼多。
他帶著所有的天雄軍以及神機營,朝著鳳陽出發。
以往朱慈烺前往任何一個城市,都會低調進入。
但唯獨這一次進入鳳陽,朱慈烺按照大明太子的儀仗規模,擺了起來。
鳳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
這裡是大明朝洪武皇帝的家鄉。
當初朱元璋差點就把國都建在這裡。
畢竟這裡地處中原地帶,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甚至很多建築都建了一半。
還是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南京。
不過鳳陽還是成為了府城。
按照大明最高規模的城市建造的。
下轄更是有五個州。
曾經一度是江南地區,最富裕的地方。
哪怕是如今,鳳陽府和北邊那些府比起來,也是絕對的富庶之地。
還沒到達鳳陽府的大門。
朱慈烺就已經把太子儀仗高高架起。
並不僅僅是因為祖製,還因為他知道,想要把鳳陽府裡的人給震懾住,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
自從大明天災人禍橫行。
也就南方的幾個城市如今能夠獨善其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