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當初看到仿生機器人裡麵有仿生毛發技術,就想到了紡織業。
雖然沒有將這個大的類彆加入上次的產業規劃裡麵,但相關研究卻在各大實驗室進行。
這次之所以拿出來產業化,自然是實驗室有了成果。
就是曾舟說的蠶絲,而且還是很多種蠶絲,最基礎的就是天然桑蠶絲,合成出來的和養殖出來的一模一樣。
但蠶絲也有缺點,例如不能高溫水洗,容易磨損等。
於是就有很多改良品種,在保證天然桑蠶絲的柔順爽滑,接觸肌膚的細膩觸感基礎上,彌補了其缺陷。
前麵所謂的飛行汽車、機甲等等,並不是人類必需產品,價格高昂注定隻有一小撮人能玩得起。
而吃穿住行永遠不過時,所以當初他就想要進入這些領域,奈何並沒有關於吃的現成技術,紡織技術其實也不全。
好在係統商城裡的機器人技術太多了,就算是不全的紡織技術,零零散散還是被他弄了不少。
再加上從係統購買的人才支持,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合成天然蠶絲和改良蠶絲,不過是他旗下紡織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將來還會研發更多高價值的紡織技術。
例如實驗室裡麵正在研究的高端紡織設備,以及智能化的成衣製造設備。
前者不隻是簡單的紡織工業化設備,而是能夠實現手工才能做到的紡織產品,例如雲錦、刺繡等傳統工藝,可以使用機器替代。
而智能成衣製造設備,主要目的是追求個性化定製產業,為消費者生產獨一無二的衣服,提高產業附加值。
現在國內製衣行業已經沒多少成本優勢,隨著其他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工人製衣水平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製衣產業轉移出去。
所以他認為有必要打造一套以高端紡織產業為基礎,以先進成衣製造為終端的高附加值產業鏈。
配合人工智能,形成以高端產品為主,實現定製化、高效化和個性化為主的新紡織產業體係。
雖然這種模式用工不會特彆多,但工人的薪酬絕對不低,月薪拿2萬以上將會很輕鬆。
現在不過拿合成蠶絲產業化出來試試水,然後逐步構建完善的體係。
“老板,你準備投資多少錢?”葉瑤瑤問道。
“先投資2萬億元吧,後麵我會將具體規劃發給你,你就忙一些,代表公司和各地政府打交道。”楊乾說道。
彆看這些都是高大上的項目,但很多都是依托此前的10萬億產業規劃項目,2萬億元總投資就差不多了。
當然,將來產能擴張可能還要投資,但現在不著急。
將近6萬億元的盈餘,就這樣被楊乾輕描淡寫劃去了2萬億元,不過大家並不覺得心疼。
因為公司每時每刻都在賺錢,根本就不愁沒錢用。
接下來楊乾繼續說道:“我有一項重要的任務要交給投資部。”
投資部主管徐昊頓時坐直了身子,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楊乾看著他,繼續說道:“那就是建立礦產資源儲備計劃,通過購買現貨或者期貨的方式,將這些資源運回來儲存起來。”
所有人都愣了,公司是不缺錢,但這樣花錢真的合適嗎?
連國家都沒有大規模建立礦產資源儲備庫,一家企業竟然想乾這種事情,有點不合時宜。
但楊乾很清楚,現在確實沒有必要,但真要等他獲得星艦製造技術,再想要獲得這些資源,時間太長了,成本也會特彆昂貴。
還不如從現在起慢慢積累,等到時機成熟,就能快速建造星艦。
隻要星艦建造完成,資源就不再是發展的瓶頸,太空中的礦產資源太多了,隨便弄點回來,可能都比藍星地表的總儲量都要多。
但這話不能和這些高管說,不然還以為他是瘋子呢。
需要以舉國之力完成的事情,一家企業就想包乾?
好在大家都沒提出異議,因為這種東西存起來雖然影響資金流轉速度,但價值還是有的。
更何況現在老板執意向實體製造業發展,對這些礦產資源就有了現實需求。
退一萬步講,如果手中囤積了大量的資源,就有能力參與全球期貨交易,不用擔心被人坑。
人家低價砸盤,這邊就買進存起來,人家哄抬價格,這邊就拿出存貨賣出去,通過這種操作絕對能賺不少錢。
“我們是購買成品還是礦石?”徐昊問道。
“我們購買初級加工品,礦石太占地方了。”楊乾說道。
說完,楊乾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說道:“對了,不用囤積能源!”
“明白!”徐昊直接回應道。
其實徐昊本就沒打算囤積能源,一是不好存儲,容易出問題,二是都在發展清潔能源,囤積大量的能源,將來很可能虧到姥姥家。
而楊乾則是怕他理解錯了,因為實驗室正在研究可控核聚變,雖然還沒有取得成功,但進度並不慢。
根據研究項目組的說法,快的話一兩年就能完成技術研發,而且還是難度更高的氘氘核聚變裝置,這應該算是第二代可控核聚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