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天還是陣營分明的對決。
做多華夏幣彙率的主要以天璿投資公司為主,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主力,其他除了小散戶,沒有任何一家機構玩家。
做空華夏幣彙率的資本機構就很多了,但單獨任何一個拿出來實力都和天璿投資相差甚遠。
但三天後,參與的小機構玩家和散戶卻越來越多,小依及時將這個現象告訴楊乾。
“國內散戶參與的數量多不多?”楊乾問道。
他並不是很關心海外的散戶是否參與,隻要國內的散戶彆大量去蹚渾水就行。
結果小依說道:“都多!現在圍繞著華夏幣彙率的金融戰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參與的人數隻會越來越多。”
“為什麼?”楊乾不解道。
彆看多空雙方爭奪的很激烈,實際上華夏幣彙率也就在7這個數字上來回波動,普通玩家參與並不能占到明顯的便宜。
他實在是想不通這些普通玩家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蹚渾水。
全世界有那麼多比彙率市場投資更好的選擇,偏偏要進入這個絞肉機裡麵,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小依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直接給他上了十幾個視頻鏈接。
果然,原來是輿論宣傳的作用,國內有很多財經自媒體幫忙宣傳,吸引了一大批國內散人開始玩華夏幣彙率。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吸引他們的資金入場,引導他們加入做空華夏彙率的行列,從而給天璿投資公司增加壓力。
因為做空方發現天璿投資似乎有著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雙方已經砸了百萬億元資金,依然膠著。
做空方開始變得不自信了,希望尋找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引導國內的小散戶們消耗天璿投資公司的資金。
天璿投資公司也不可能坐以待斃,小依就在海外媒體平台上發視頻,吸引海外的散戶進場,引導他們做多華夏幣彙率。
其實海外的散戶不得不做多,因為他們手上沒有華夏幣籌碼,想做空也沒機會。
反過來,華夏國內的散戶也隻能做空華夏幣,因為他們手上隻有華夏幣籌碼,隻需要拋售即可。
“你打算如何做?”楊乾問道。
“現在有三個選擇,第一個就是直接洗盤,將這些散戶清理出去,最後變成大資本之間的對決。
第二個就是趁機多賺錢,利用彙率來回波動賺錢,這也是我們的強項,有利於我們為最後的決戰拿到更多的籌碼。
第三個就是先讓散戶們玩,隻要彙率波動在我們的允許範圍內就不管,先養精蓄銳,同時也給天璿金融服務公司更多賺錢時間。”
炒彙率都是要加杠杆的,這就意味著要金融機構配資,目前天璿銀行是最佳的配資金融機構。
因為他們手上既掌握著大量的華夏幣又掌握著大量的其他貨幣,任何國家的玩家想要加入戰局,都能滿足他們的配資需求。
“有各國央行參與嗎?”楊乾問道。
“暫時明麵上沒有,但很多大資本的背後,多少都有各自央行的支持,幸好是圍繞著華夏幣彙率展開的大戰,不然我們根本沒有必勝的把握。”小依說道。
至少到目前為止,華夏央行沒有下場的跡象,一旦下場就意味著和楊乾徹底翻臉。
“你先彆管天璿銀行賺錢的事情了,還是自己拿到足夠的籌碼吧,至於小散戶,他們既然參與進來就要承受代價。”楊乾說道。
按照楊乾的意思,就是執行第二個選擇,不管任何人的死活,隻求拿到最多的籌碼。
這意味著小依不再隻是單純的買入華夏幣,而是會根據市場情況買入或賣出,利用彙率波動差賺錢。
這也是小依的拿手好戲,當年就是憑借著這種精準的操作,讓她賺了第一桶金。
隻是那時候的外彙盤子還不夠大,加在一起也沒這次華夏幣彙率大戰的規模大,這意味著小依能發揮的空間更大。
接下來,楊乾親眼見證了什麼叫做精準操作。
小依仿佛具備預知能力一般,總能在波峰賣出從波穀買入,幾乎沒有差錯,這種能力簡直是歎為觀止。
僅僅一天的時間,依靠這種操作,就從市場上獲得了賺了10萬億元,當真是恐怖如斯。
“做空方好像察覺到了我們的意圖,也想利用彙率波動買入賣出賺錢!”小依笑道。
小依很開心,因為這對她來說是最好的局麵,就怕做空方一根筋,隻賣出華夏幣不買入,這樣小依很難從他們手上賺到籌碼。
“很正常,他們雖然實力強大,但畢竟由眾多資本聯合起來的,甚至連聯合協議都沒簽,不過是為了一個目標利益暫時默契聯合而已。
當一些資本覺得其他操作有利可圖,他們便毫不猶疑改變策略,先把能賺到手的利益賺到再說。”楊乾也笑道。
因為這也是他願意看到的,對手越團結對天璿投資公司的壓力就越大,隻要有人三心二意,就無法形成合力。
果然,最開始隻有幾個資本跟著行情買入賣出,後來其他資本發現同行這麼做,自然不甘心隻有自己出力,於是也加入買入賣出的行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