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黃理全還想。
如果王家真犯罪了,他們這些執法員竟然在保護罪犯,這算個什麼事!
聽到黃理全的彙報,蘇陽臉色微變,“怎麼回事?”
黃理全連忙將詳細情況緩緩道出。
“事情是這樣的。”
“王家曾資助一個團隊搞研發,該團隊的領頭者是一名叫袁金亮的未婚青年。”
“這袁金亮曾是校園學霸,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有一位很漂亮的女朋友,兩人的感情很好,本來打算一個月後結婚,天不遂人願,袁金亮突發交通事故不幸去世。”
“事故發生在四年前。”
“後來,袁金亮的這個女朋友,嫁給了他的好兄弟班宏勝,目前兩人有一兒一女,這兩人倒是生活的幸福美滿。”
“噢,這個班宏勝不僅是袁金亮的老同學,還是研發團隊的副組長。”
“知情者透露,王家得知袁金亮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曾提出重金購買這項技術,卻遭到袁金亮的拒絕。”
“袁金亮曾明確表態,國家發展需要它,一旦研發成功,他會把這項技術無償貢獻給國家。”
“王向榮見談不妥,於是起了殺心,一邊重金拉攏班宏勝,一邊設計謀殺袁金亮,最終如願得到光刻機技術,而班宏勝則成為王家研究所的負責人。”
黃理全彙報的很詳細。
蘇陽也聽明白了怎麼回事。
難怪王向榮遮遮掩掩,就算身處如此危局,也不想讓執法隊進入研究所,原來是做了虧心事,擔心事情敗露。
這就是殺人越貨的強盜行為!
最可恨的是——王向榮為了一己私欲,竟然不惜殺害一名天才科學家,這個損失比光刻機技術還要大。
人才比技術更重要!
王向榮真是該死!
蘇陽眼中寒芒閃爍,徹底被激怒了,一個能研發出高端光刻機的天才就這樣隕落了,這是國家的損失。
蘇陽沉默片刻,沉聲問道:“這個線索可靠嗎?”
“應該錯不了,知情者自曝身份,他說他曾是王向榮的貼身保鏢,後來研究所成立,就把他調到了研究所裡麵,所以他對王向榮的事情很清楚,還特意聲明自己沒有參與過違法犯罪的事。”
黃理全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彙報給蘇陽。
至於如何評斷、處理,就看蘇陽的意思了。
蘇陽沉默片刻,沒有下命令,而是繼續詢問:“那天晚上研究所遇襲,他們內部出了點狀況,搞清楚怎麼回事了嗎?”
“據知情者供述,那個想要竊取核心資料的人正是研究所負責人班宏勝。”
“班宏勝說,指使他竊取資料的人是孟家和黃家。”
“王向榮還需要班宏勝繼續研發光刻機,所以即便知道內賊是班宏勝,也隻是小施懲戒,他拿班宏勝的老婆孩子逼其就範。”
“自從王向榮得知是兩個好兄弟擺了他一道,最近這段時間明顯疏遠了黃家和孟家。”
“目前就知道這麼多,消息的真實性還需要查證。”
作為治安所所長。
黃理全考慮事情,首先考慮的就是證據鏈,即便認定事實結果,也要有完整的證據鏈才能最終定性。
然而。
蘇陽不需要這麼麻煩,隻要事實清楚就行了。
“這些事記的保密,接下來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安排。”
“是。”
黃理全沒有多問。
通話中斷。
蘇陽思考片刻,給江影打了個電話,做出一番安排,他要讓王向榮竹籃打水一場空。
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