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當年那個也許也並不冤枉的小宮女,其實懷的是雙胎。
而雙胎是不祥之兆,即便是普通人家也難容,更何況是皇家。
兩個孩子注定隻能活一個。
當年經手之人,均被封口。
唯一知情的,除了蘭貴妃和李德,就是周濟民自己。
本以為這會是個永遠深埋的秘密。
可那個本該死去的孩子,又活著回來了。
看著眼前兩張臉幾乎一模一樣,但神情體態又相差千裡的兩個人,傅問舟和在場所有人一樣,心情複雜而震驚。
周濟民就更不用說了,恍惚,疲憊,憔悴的仿佛老了十幾歲。
蘭貴妃也在,隻是往日裡的高貴優雅已不複存在,失神在坐在那裡,如同一尊殘敗的雕像。
傅問舟先見了禮:“草民參見聖上,貴妃娘娘。”
周濟民擺擺手,“彆草民了,你在朕心裡的份量,從來都沒減少過。”
這份量就包含太多了。
“今日你們將朕逼到了絕境,家事,國事,所有朕想掩蓋的,都被你們給掀翻了。”
“那便替朕也做個了斷吧。”
古往今來,亂朝綱,則亂天下。
曆史長河中,亡國教訓不止一例,如同明鏡一般高懸。
大周朝建立數百年來,一直遵循的是孔聖人的‘禮治思想’,強調道德教化和個人修養,提高守禮的自覺性。
這是大周朝的根基,也是周濟民的底氣。
簡言之,真正的忠臣,絕不會縱容有亂朝綱的事情發生。
安王所作所為,他有為父之錯,也有為君之過。
但不足以動搖他的位置。
動,則血流成河,傅問舟等人這多年來的周旋,將毫無意義。
唯一讓周濟民不好把握的是,周禮孝的歸來,傅問舟等人是何立場?
是否是推力之一?
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所以,他將傅問舟叫了來,和虞老,楚硯三人,一塊兒見證他將家事國事揉碎了攤開了的解決。
他們三人,虞老代表過去,傅問舟是現在,楚硯是未來。
能解決他們,就能解決一切。
這是周濟民的私心。
但其實他不知道,在周禮孝這件事上,傅問舟和楚硯都是懵的。
包括虞老也是懵的。
於是,三人有些惶恐地齊聲:“微臣不敢。”
見此情景,周禮孝玩味兒地扯扯唇。
而坐在蘭貴妃下側的三皇子,則是失神地目光一錯不錯地看著周禮孝。
既羨慕,又好奇。
他活著留在宮裡,卻如同死去一般。
而本該死去的,卻又活成了他最羨慕的樣子。
他們的命運,真是諷刺又無常。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麵了,但無論見多少次,對三皇子來說,都充滿了好奇。
仿佛是透過一個人,去看自己的另外一種人生。
“先自我介紹,我叫周禮孝,江湖人稱君子珩……”
周禮孝說著,看向對麵的三皇子。
“你之前一直問我,為什麼我們的名字會一樣,現在懂了嗎?”
三皇子點點頭。
因為起名之人,早就料到了今日的局麵。
或者說,一開始就做好了他們最終也隻能活下來一個的打算。
那是誰起的名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