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樣裝彈雖然容易了,卻因為子彈和槍管之間存在間隙,所以密封條件較差。因此會浪費很多的火藥燃氣,以至於射程不佳。
最重要的是在發射後,子彈會在槍管中跌跌撞撞。這就導致,子彈射出後幾乎沒有精準度可言。
所以裝備了滑膛槍的西方軍隊,才會玩兒排隊槍斃戰術。為的就是用火力,來彌補精度。
可以說被滑膛槍打死的人,都是運氣不好被流彈打死的。
而線膛槍雖然精度高,可是為了能讓子彈貼合膛線。子彈的口徑,就必須與槍管保持一致。
這種情況下,從槍口裝填子彈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為了能順利裝彈,很多線膛槍手在裝填子彈的時候。甚至不得不隨身攜帶一個小木錘,以便將子彈一點一點的砸進槍膛裡。
這種裝彈效率,在戰場上幾乎就是在找死。
所以除了一些狙擊手外,大部分人對於線膛槍並不感冒。直到一個叫米尼的法國步兵上尉出現,才讓線膛槍展現出了真正的威力。
為了方便裝彈,米尼創造性的發明了米尼彈。
相比於滑膛槍的圓形子彈,米尼彈是圓頭柱殼彈。這種子彈口徑,略小於槍管口徑。
因此裝填方便。
並且米尼彈的柱殼彈體上,刻有契合膛線的螺紋。同時彈體底部,還有一個向內的凹陷。
這個凹陷內,嵌有一個軟木塞。
當射擊後,火藥燃氣會使軟木塞受熱膨脹。
如此一來,膨脹的軟木塞就能撐大彈體,使子彈與槍管契合完成密封。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火藥燃氣,極大了提升了步槍的射程。
不僅如此,膛線還賦予了子彈穩定的彈道。
因此米尼步槍,在具備了滑膛槍容易裝填的優點的同時。還獲得了,遠超滑膛槍的射程和精度。
所以結合現有條件和敵人裝備,李塵楓認為米尼步槍,十分適合唐軍目前的狀況。
要知道天晟皇朝的官軍,是一支以冷兵器為主的軍隊。火器雖然已經出現,但技術水平較低,大概相當於明朝中期的水準。
所以米尼步槍,足以確立唐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地位。
其實以李塵楓的條件,若是沉下心來搞研發。利用係統簽到的物品,他也是可以製造更好的步槍的。
可是他沒時間。
現在戰況緊急,朝廷不會給唐軍太多的發展時間。所以李塵楓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力武裝自己。
而在解決槍管問題後,米尼步槍的加工就非常的簡單了。他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製造。
對於現在的李塵楓的來說,簡單且製造容易的武器,遠比性能先進,但製造複雜的武器有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