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號失去戰鬥力,這對於民主艦隊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就好比小兵們在前麵衝鋒呢,後麵的將軍被人一巴掌打的重傷住院了,前麵士兵不臨陣脫逃就已經算是精銳了。
隻不過霸權號失去作戰能力並不像是彆的船隻一樣,要麼硬吃十幾發導彈,要麼被火炮炸的殉爆。霸權號隻是被一根繡花針捅了一下,然後踹了一腳,失去動力了而已。至少外觀上是這樣的。
“敵軍旗艦判斷失去動力,陣線出現崩潰跡象!”
戰報也許會騙人,但是戰線不會。隨著霸權號戰艦失去作戰能力,失去了指揮中心和任務核心的民主艦隊很快就調轉了方向,向著軌道邊緣哭爹喊娘一樣地奔逃。
這也就是民主艦隊的一大特色了,與全部都是正規軍且接受過嚴格訓練的帝國海軍不同,民主艦隊的理念就是能維持住一個軍事力量就行,便宜量大你就不能指望這些民主艦隊在訓練和戰鬥意誌方麵會有什麼建樹了。
還有就是,民主艦隊的構成當中,會有大量自由槍騎兵的存在,隻需要給點錢就能立刻獲得的戰鬥力,平時也不需要養著他們,那簡直就是最好用的。當然,這幫人打順風局是相當給力,一旦逆風,跑的比誰都快,乾的事兒比誰都爛。
在華國古代,這種軍隊被稱為賊配軍。
安源星艦隊可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邊追著往死裡揍民主艦隊,另一邊,理想主義者號上的顧星祺,也準備好了下一發電磁軌道炮。
“去死吧!你們這些劊子手!”
又是一道藍色的弧光,劃過了10萬公裡,這次挨打的倒黴蛋是一艘正在逃跑的t4級電磁炮巡洋艦。剛才在開火的時候,就屬這艘軍艦打的最歡實,給安源星的艦隊造成了不少的損失。
一般來說,高等級戰艦擁有射程和火力防護上的優勢,而低等級戰艦的速度和尺寸更快一些,因此在進行正麵的太空對決的時候,往往都是高等級戰艦在後方壓陣,低等級戰艦伺機拉近與敵人的距離並展開有效攻擊。
就這個挨打的t4電磁炮巡洋艦,在帝國海軍向前衝鋒的時候在十分鐘內打出了超過300發炮彈,擊沉了超過20艘帝國海軍軍艦,屬於友軍艦艇的殘骸在浩瀚的星海之中飄蕩著,不少救生艇發出的信號指示燈閃爍,但更多英勇的水手和軍官們則是長眠於星海。
這如何不讓人憤怒?
這艘t4級電磁炮巡洋艦被電磁軌道炮一發擊中了側後方的裝甲,2公斤重的彈藥對於星海之上的戰鬥來說,甚至不比有裝藥的機炮彈重,但造成的傷害是非常恐怖的。
001c(百分之一光速)將炮彈所蘊含的能量提升到了一個超過了經典物理學定律的程度,在擊穿裝甲後讓巡洋艦的主裝甲產生了大麵積的崩解,從側後方開始凹陷的裝甲形成了無數駭人的金屬碎片,並將整艘軍艦上的民主艦隊船員儘數切割成肉臊。
逃生是逃不掉的,隻能等戰鬥結束之後有人過來拿鏟子給他鏟走了。
帝國主流的電磁軌道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質量電磁軌道炮,無論是現在055上麵使用的電磁炮還是麒麟主戰坦克的電磁炮,都是通過電磁加速大質量戰鬥部,其本質上就是把火藥推進變成了電磁推進,速度更快,不會殉爆罷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速度沒有跟常規火炮拉開太大的距離,而且散熱也成為了頭等大事兒。
另外一種是小質量電磁軌道炮,通過加速一個小質量(幾克甚至幾毫克)的戰鬥部,將速度提升到相對論物理學範疇,利用高速粒子的不穩定狀態破壞敵方裝甲的分子結構造成毀傷。之前白河複國軍的玄冥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就屬於這種類型。缺點更是嚇人,由於戰艦的能量係統和武器係統的限製,小質量軌道炮一向被稱為:幼兒園殺手。t4級彆的小質量軌道炮可以對t4級彆的戰艦造成殺傷,但是遇到t3級彆,那隻能望洋興歎了。
筷子攪大缸,有心我無力啊!
哪怕是更大型的軍艦上的電磁軌道炮,也基本沿用著兩條技術路線。
顧星祺算是劍走偏鋒,走了第三條路,我既要大質量戰鬥部,又要高速度,這才造出這門800的戰鬥部在太空中簡直就是笑話,但是如果加上百分之一光速的射程和速度優勢,那就不是笑話了。當然這條技術路線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對炮彈的材料要求太高了。
彆的不說,一發將t35霸權號打沒電的那發炮彈,顧星祺自己是造不出來的,需要從康陶軍工定做,一枚炮彈就是5億。t4和t5級的炮彈她自己的“烏托邦”公司能做出來,價格也得是1億和2000萬一發。
除此之外,就是這門炮在戰鬥中那令人發指和絕望的射速。針對t5和t4級彆軍艦,一發冷卻十分鐘就差不多了,但是要是麵對霸權號這種t3(35也算3)戰艦,那打完一發炮彈的冷卻期就要半個小時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