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裡梵香嫋嫋,一如既往的安靜,太妃太嬪們都和平共處,摒棄了往昔的恩怨。
佛家講究因果循環,於是慈寧宮裡許多人開吃齋拜佛,以圖來世福報。
她們已經逐漸老去,也沒有了爭鬥的意義,剩下的日子一眼到頭,或長或短,或苦或甜,唯有那片陵墓才是她們最終的歸宿。
此時的慈寧宮裡,皇後低頭不語。
永寧候夫人忐忑地轉頭看向坐在上首的太後。
太後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雅琴,你素來惠質蘭心,最是顧大局。
咱們宋家明麵上看著光鮮,可實際上,自你祖父離世後,族中子弟再無出眾之輩能夠撐起偌大的家族。
堂堂大康永寧侯府,門楣全靠著哀家這個太後的名號勉強支撐。
哀家知道,你心裡是不是滋味,你覺得自己還年輕,咱們不應該操之過急,將你妹妹送進宮。
隻是,咱們宋家等不起了,你們姐妹二人,無論是誰生下皇兒,都能確保你的皇後之位穩固。
隻要你穩居後位,你姐妹所生的皇子將來能夠順利繼位大統,咱們宋家的門楣便會繼續興旺下去。
哀家已經老了,宋家的未來便要靠你們了”。
皇後身子微微一顫,眼中強忍著淚意,抬起頭來,“既然是母後和家裡的意思,兒臣定然不會反對,一切都是為了家族興旺考慮。”
永寧候夫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雅琴,你也不要責怪爹娘狠心,與其讓皇上把寵愛給了彆人,還不如便宜自己人。
你妹妹若是生下皇子,那便也是你的親生孩兒,到時候你將他養在膝下,讓他有個嫡出身份。咱們一切都是為了宋家的未來打算。
你妹妹從小被嬌慣壞了,你要多提點她、幫襯她,可千萬彆讓她受委屈。”
皇後藏在袖子裡的手握著拳頭,麵上不顯,“母親放心,女兒心中有數。”
嗬嗬,同樣是女兒,憑什麼妹妹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若是讓她生下皇子,不用皇上和太後開口,自己的爹娘恐怕就會提出要自己退位讓賢了吧!
若不是當年自己在冬日裡落水傷了底子,又豈會有如今這被動的局麵?
想起當年落水的事,皇後的拳頭捏得更緊了
皇後和永寧侯夫人離開後。
太後輕道:“弟妹也太偏心了,不怪皇後寒心。”
秋嬤嬤遞過一杯清茶,“這是太醫院院正林太醫特製的寧氣靜心茶,您試試看。”
太後接過輕啜一口,“味道清新,屬實不錯。”
“太後,您呐,少操心皇嗣和永安侯府的事,養好自個身體比什麼都強。”
秋嬤嬤一邊碎碎念,一邊拿來一個靠枕墊在太後的身後。
太後輕歎了一口氣:“哪裡是哀家願意操心,實在是宋家日漸式微,皇後無子且又與母家離心。
若是哀家有個三長兩短的,這宋家便再無甚依仗了。”
秋嬤嬤:“那也是永安侯夫婦作的,放著好好的嫡長女、大康正宮皇後不疼愛,偏要寵幼滅長,這才生出如此多的是非。
要老奴說,當年太後對他們的敲打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