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書記非常給力,立即打電話通知各村村長,讓他們過來開會。
“各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林總,我們鐵山鎮這條公路,就是林總出資修的。”
焦書記熱情的介紹,對於林天的決定,他非常尊重,把他當成了一個真正的企業家。
賺了錢隻往自己口袋裡塞的人,那叫商人。
賺了錢知道反哺社會的人,那叫企業家。
林天不僅出錢修公路,現在還要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這就是真正的企業家。
“林總好。”
“林總,我是大塢村的村長。”
“林總,我是流源村的村長。”
……
一個個村長熱情的打招呼,這可是有錢的主,要是能夠讚助點資金給他們搞基建,那就再好不過了。
“林總,你自己來說吧。”焦書記說道。
林天點點頭,隨後說道:“這次我準備在整個鐵山鎮,建立一個公益食堂,還有一個公益的醫院,全都免費開放,不過隻針對達到退休年紀,又沒有退休金的老人。”
“如果身體差,條件特殊的人,年紀可以放寬,一些貧困家庭的人,也可以條件放寬。”
林天沒什麼硬性要求,反正一句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隻要有特殊情況的,一律特殊照顧。
“公益食堂?”
“公益醫院?”
“免費開放?”
各位村長都有些意外,沒想到林天竟然這麼舍得,竟然要做這麼一件公益的事情。
“各位,林總是一個良心企業家,這對於我們整個鐵山鎮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家一定要配合林總,把這件事情乾得漂漂亮亮的。”
焦書記說道,他深刻的知道農村老人的生活情況,完全沒有保障。
如果碰到子女孝順一點的還好,就怕子女不孝順,家庭不和的,生活更苦。
至於他們為什麼不交五險一金,那個年代的農村人,去哪裡交五險一金。
他們隻在農村裡種田種地,隻知道每年要交公糧,沒人跟他們說要交五險一金。
“我準備建一個食堂,再建一個醫院,不過這需要時間,因此得先建立一個臨時的食堂和醫院。”林天說道。
“林總,我們鄉政府可以拿出來,充當臨時的食堂。”
焦書記說道,他能把大院拿出來給村民曬稻穀,自然也能把鄉政府拿來當食堂。
“行,焦書記幫忙統計一下,鐵山鎮一共有多少老人。”林天說道。
“不用統計了,我這裡有準確的數字,一共有6312人。”焦書記回道。
“好,那就開始行動起來,大家都回村去宣傳一下,通知大家這件事情,我這邊開始招兵買馬,先把食堂建立起來,三天後,就開始免費給大家供應一日三餐。”
林天說道,這是他第一個試點的地方,希望能夠成功。
他現在需要海量的功德靈氣,要是大家每天都能給他供應一次功德靈氣,那麼這個收獲也是非常可觀的。
“林總,你是大好人啊,相信我們村的老人知道了這件事,肯定會非常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