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鬼子第16師團一塊進攻的有近兩百輛鬼子戰車?”
唐亮一聽說有如此之多的鬼子坦克,當即眼都直了,根本就沒打算再聽王耀武說些什麼。
難得這兒聚集了如此之多的鬼子坦克,真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居然就近在眼前啊。
唐亮現在還有好些任務卡在坦克擊毀數量不達標呢,這不就是送上前來的富貴嘛。
何不趁此機會好好搞上一把?
雖說宋希濂的說法未必沒有誇大之詞,但是就算打個五折,那也有100輛上下嘛,也夠自己好好刷一輪經驗的了。
畢竟【su76g】的正麵裝甲厚度有35毫米,並不弱於【97式坦克】,在常規500700米距離多半能防禦鬼子常見的坦克炮的穿甲,隻要能出其不意打個埋伏,多半能讓鬼子吃不了兜著走。
“好,我們就跟宋軍長走一趟。”
王耀武大急,不顧宋希濂乃是一期生,而自己不過是三期生的排位,當即勸阻:
“要打戰車何須趕往東麵,鬼子第14師團便有不少戰車,同樣不下200輛。”
嗯,原本心中天平已經倒向宋希濂的唐亮當即眼睛眯了起來。
——正如王耀武所說,第14師團就在眼前,打這個不更好?
而且第14師團被圍攻多日,加上唐亮和129師主力在背後插了一刀,導致第14師團後勤斷絕,炮彈必然不多了,乾嘛不一口氣掐死它?
而鬼子第16師團兵力更多不說,後勤也沒聽說被切斷,戰鬥力必定更強,哪有打第14師團這種死狗來的容易。
不過如果宋希濂所部擋不住第16師團,蘭封這仗豈不是又要往曆史老路上走?
到底選哪邊呢?
唐亮畢竟不是軍事奇才,讓他做這個判斷實在太難了。
不過這難不倒唐亮,——咱求助場外“觀眾”不就得了?
……
“應首先打擊第14師團,該部已被切斷後勤多日,且遭圍攻多時,無論精力和體力皆已到達極限;反觀第16師團,其身後的隴海線搶修通後,後勤補充方便,在杞縣蘭封等地對其狙擊並不能迅速削減其戰鬥力和兵員……”
386旅旅長很快給出了判斷,同時也將這個情報和問題通過電報告知了黃河對岸的師部。
很快129師長,以及八路軍總部和延安,也都是這個建議。
同時也建議唐亮早做打算撤回黃河以北。
“蘭封諸軍圍攻第14師團日後,早已師老兵疲,能否真正圍殲該師團已是未知之數,若其圍攻蘭封之軍動作已不積極,為安全起見,不若撤回江北,僅以炮火遠程支援便可。”
對於場外戰神們給出的建議,唐亮自然照單全收;畢竟在軍事上唐亮給這些大神們提鞋都不配。
隻是對儘快撤回江北則暫不施行。
於是宋希濂最終鬱悶而回,邊走邊嘟囔著:
“我可是一期的……”
而王耀武則放棄自己的坐騎,改坐上了唐亮的【su76g】,很是擔心唐亮中途變卦又跑了。
隻是唐亮帶著坦克分隊抵達第51師駐地時,倒是看到了有趣的東西——老式的克虜伯山炮。
“這是滬廠生產的克式山炮,清政府快滅亡時候生產的,到現在都有近30年了。”
“哦,居然還是德國貨;你們不是買了不少德國火炮麼,怎麼沒見到?”
“彆提了,自淞滬會戰以來,尤其是南京會戰,這些炮都丟那兒了。”
“就沒再從德國那兒買炮?”
“德國人與鬼子交好,已經不肯給我們賣炮了,甚至連不少已經預交了錢的火炮也扣住不發了。”
“真是豈有此理。”
畢竟在1937年11月簽署了《德意倭三國同盟條約》,因此鬼子要求德國不準再向國府銷售和交付武器,哪怕是鋼盔都不行,而小胡子權衡之後,最終決定答應了鬼子的要求。
隻有意大利還在找借口推諉,仍然將不少cv33坦克和47毫米戰防炮賣給華僑,權當不知道這些坦克最後會抵達華夏。
當然順帶一提,正因為三國結盟的條約,最終在出現南京大屠殺時,拉貝不顧德國駐華大使館勸說,在南京城內到處拉納粹旗子;而鬼子鑒於跟德國關係,不好直接無視而闖入拉貝製作的“納粹區”,最終估計至少有25萬南京市民得以在拉貝庇護下活了下來。
隻是此時的國軍更多的是對德國人單方麵撕毀軍火協議的不滿。
“小胡子這落井下石可真是混賬。”
唐亮眼珠子一轉,決定乾脆給小胡子挖個坑,來一出《元首的憤怒》。
不過在此之前,唐亮得先把下一個主線任務給完成了才能這麼做。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戰鬥再度打響;在唐亮堅持下,以第74軍步兵為先導,而王耀武倒也配合,命令第51師步兵進行誘敵;而每每引出鬼子炮火反擊後,這些鬼子火力點便被唐亮指揮【su76g】給鬼子掀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