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令向八路軍總部請求向西撤退,將冀東起義軍進行整訓。”
“不是吧,差不多200公裡山路呢,這麼遠的路趕回去,怎麼隱藏行蹤?”
雖說唐亮已經很努力試圖改變曆史了,然而當消息傳來,唐亮還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怎麼曆史還是沒改變?”
但是這麼眼睜睜看著冀東起義軍往火坑裡跳而無動於衷自然也不是唐亮想見到的。
“為何不就地整訓?”
以往一貫跟唐亮唱反調的冀東起義軍多數首領此刻倒是站在了唐亮一邊,理由五花八門,困難一大堆,不過看過曆史答案的唐亮知道這都是明麵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就一個——故土難離。
對於宋司令的請求,不管是晉察冀軍區、八路軍總部還是延安,都表示了反對,理由出奇的一致——距離太遠,敵人可攻擊的山形地勢太多,防不勝防。
然而宋司令的理由也很充分:
“敵關東軍除第23師團外,業已查明第二師團和獨立第一守備隊也都出現在承德,敵強我弱的態勢相當明顯,敵實力強於我數倍乃至數十倍,而冀東起義軍未經整訓,魚龍混雜且戰力低下,應避敵鋒芒,將這寶貴的火種帶回晉察冀根據地。”
唐亮沒想到這一番折騰,反而讓關東軍南下承德搞出這麼多兵力,大大超出曆史上關東軍南下的兵力——曆史上冀東起義軍西撤時,關東軍隻出動了大半個獨立第三守備隊而已。
而此時的承德,關東軍的兵力戰力至少是曆史的5倍以上。
——曆史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冀東還能如曆史一般存活下幾個根據地並最終成長為冀熱遼根據地嗎?
唐亮增加的坦克支隊這點兵力就真的能抵消鬼子的增兵,逆轉未來麼?
一時間唐亮遲疑了,究竟要不要反對這個意見?
隻是唐亮雖然遲疑了,但宋司令可沒遲疑,他很快便再次堅決要求將冀東起義軍西撤整訓,並提出第四縱隊一部儘快渡過潮白河,穩固平北根據地,隨時接應冀東起義軍主力西撤。
……
就在第四縱隊和冀東起義軍就西撤之事議論紛紛之際,鬼子華中派遣軍又有了新的行動。
“9月7日,鬼子侵占梅川後,當即以其主力3000人往西向鬆陽橋推進;鬆陽橋陣地我軍55軍曹福林部與26軍肖之楚部左右夾擊,殲滅鬼子2000餘人,繳獲大炮36門,小炮12門,機槍20餘挺,將敵人壓迫到鬆陽橋以東地區。”
9月8日,在梅川失陷後,國軍第五戰區從漕河、蘄州調來援軍,開始進行全麵反攻。第84軍覃連芳的188師及31軍韋雲淞的113從黃婆凹方麵向鬼子側背攻擊,盤距在梅川的鬼子倉皇敗走,梅川克複第189師隨後反攻五峰山、後湖寨及十裡鋪,殲敵過半,遂向竹木尖潰退,第176師則攻克大抒口。
9月9日,國軍第26軍肖之楚部,攻克許家鋪、竹林下、孫家河、鬆陽橋,斃敵甚多,並俘敵20餘人,荊竹鋪、東五裡坡等地一並收複。
9月10日,第26軍肖之楚、韋雲淞部乘勝反攻廣濟縣城,一時間長江以北的第五戰區情況大好,讓人為之一振。
“八噶,東京大本營遲遲不增兵,這仗怎麼打?”
“第2軍怎麼搞的,怎麼還沒突破富金山防線?”
8月26日,為了配合鬼子第11軍在長江兩岸的作戰行動,鬼子第2軍在漢奸的引導下進犯大彆山區。
國軍方麵配置兵力為第71軍和第42軍、30軍,共計10萬餘人;鬼子則是蘭封會戰後等著花園口改道的黃河水大體平穩後,才由淮河逆流進攻的第13師團、第16師團及第10師團瀨穀支隊這些原豫東魯西戰場的老對手,共計5萬餘人。
9月2日,鬼子其中一路部隊即第13師團在師團長獲洲立兵指揮下,向國軍前衛陣地富金山進攻。
富金山靠近豫皖邊界處的葉集,山如扇形聳立於公路南側。
第71軍軍長宋希濂指揮所部第36、88兩師,在山上構築陣地,對西進之敵,如同魚骨卡喉。
因此,鬼子不惜一切代價猛攻山頭陣地。麵對鬼子無數次進攻,36師堅守陣地,猛烈還擊,鬼子遭重創後,又調來大批野戰重炮和飛機參戰,富金山陣地頓時火光閃耀,山在顫抖。
鬼子炮火剛停,潮水般的鬼子步兵再次衝到前沿陣地,但又被36師官兵狠狠打退。
整整10天,鬼子在富金山前未能前進一步。眼見攻勢不利,鬼子遂派第10師團瀨穀支隊前來增援。
該部利用夜間出動,向富金山側後迂回,企圖切斷守軍後路。幸運的是,這路鬼子的行動被當地百姓發現,立即向第88師報告。
第88師師長鐘彬當機立斷,令第528團在老鄉的帶領下,在敵必經之路的險要隘口設伏。敵人鑽進伏擊地區,突遭我軍迅猛打擊,當即死傷300多人,餘眾突圍逃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