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派遣軍現在手頭還能剩多少兵力?如果他們敢把主力開出來掃蕩我們,我相信晉察冀軍區絕不會放過攻克宛平城甚至是攻入北平城的誘惑;如果能以我們冀東的犧牲,換來晉察冀軍區攻入北平城,我覺得這很值得。”
這倒是唐亮在滿地打滾了,畢竟“存地亡人,人地皆亡;亡地存人,人地皆存”的戰略思路早已深入人心,晉察冀軍區也不會當然以冀東的全體犧牲換取攻入北平城。
但是要晉察冀北嶽區與冀東做這種“東拉西打”、“西拉東打”的戰略配合並非不可能。
然而宋侖已經極度不看好這次的冀東作戰,甚至隨著越來越多冀東起義軍首領們開始動搖和害怕,冀東起義軍的情況也越來越不穩定;因此宋侖隻希望趕緊將隊伍帶回第五軍分區,保存這來之不易的火種。
甚至越來越多的冀東起義軍首領也是這個意見。
既然三番兩次都無法說通唐亮,他決定繞一下,先說服邱政委。
隻是邱政委雖然有點猶豫,但是最終還是站在了唐亮這邊,這讓宋侖很是失望。
“總部的意見仍然是讓我們留下來,而且是要求第四縱隊和坦克支隊都留下來,將冀東發展為根據地。”
“如今形勢已經不可能守住這兒了。”
“鬼子都沒出動上萬人的掃蕩,何來守不住這兒?”
“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你就彆胡攪蠻纏了。”
……
又是多次爭吵後,令唐亮無比失望的是,第四縱隊首長還是決定帶著冀東起義軍西撤——哪怕八路軍總部再三強調“非到萬不得已之時”,千萬不要撤退,甚至要整個第四縱隊紮根冀東。
隻是因為有唐亮“搞破壞”,冀東起義軍相比曆史上西撤大軍,規模大幅下降,隻有大約34萬冀東起義軍決定跟隨第四縱隊主力西撤,不少起義軍儘管有首領勸說,但多個小首領已經決定觀望,暫不西撤。
隻是在打算西撤時,唐亮再度大鬨會場,主動提出要將坦克支隊留在冀東作戰。
“不行,我必須把你們坦克支隊帶回晉察冀根據地。”
“潮白河水這麼高的水位,我們根本過不去,鬼子隻要在渡河點一堵,我們的坦克都得到河裡喂魚去!我不能拿整個坦克支隊的安危當兒戲。”
“你這是在質疑我把你們的安全當兒戲?”
“就這個水深,坦克怎麼過去?你來說一說!嗯!”
雖然大家都能質疑唐亮打大仗的指揮能力,但是就坦克涉水等專業技術問題——不好意思,此時整個八路軍就沒幾個人能反駁唐亮。
“坦克就沒有彆的辦法過河?你們當初怎麼過的黃河?”
“那是有運煤的駁船運輸,就這我還不敢把那幾個大家夥塞上去呢,就怕這些玩意太沉把船底壓穿了;現在密雲附近的渡口都是鬼子的封鎖線,去哪兒弄船。”
“真就沒彆的辦法了嗎?”
“有!”
宋侖眼睛一亮,趕緊詢問。
“什麼辦法!”
“等12月河水結冰了再過去。”
“呸,你這是什麼辦法?”
第四縱隊主力會等到那個時候才走?
那真不如留下了!
眼看唐亮“冥頑不靈”,宋侖最終失去說服唐亮的耐心。
“我以第四縱隊司令名義,命令坦克支隊立即集合,準備向西轉移。”
“我也還是那句話,我持保留意見,而且請將我們的保留意見上報八路軍總部。”
就在大家爭執之時,一件突發事件發生了:
“什麼,鬼子第110師團主力向晉察冀根據地發起進攻?”
而唐亮也接到一條係統提示:
“您是否接受:協助八路軍打破‘二十五路圍攻’任務?”
……
“鬼子這是要‘圍魏救趙’,進攻晉察冀根據地,迫使根據地無法再支援冀東,冀東起義軍再不趕緊撤回晉察冀根據地,那就沒機會了。”
這個突發情況出現後,冀東起義軍更是人心惶惶,不少起義軍首領要求立即撤退回第五軍分區。
八路軍總部最終同意了第四縱隊“萬不得已情況下”向西轉移的方案!
隻是對於唐亮的安排卻是犯了難,畢竟9月底10月初初潮白河的河水確實水很深,坦克如果當真不能直接過河,那麼如何安排行軍隊列就有講究了,總不能如唐亮所言,堵在渡口上進退不得,隻要被鬼子抓住機會就會輕易堵在潮白河渡口上全殲吧?
“坦克支隊分居隊伍前中後掩護,一旦發現鬼子突襲西撤部隊,立即阻擊鬼子和偽軍,為冀東起義軍撤離爭取時間。”
為了掩護撤退,唐亮則要求對唐山附近的鐵路進行突襲,吸引鬼子注意力東移後再撤退,而且要求冀東起義軍多準備乾糧,以防缺糧後隊伍自行潰散——而這正是曆史的教訓之一,長達上百裡的隊伍行動緩慢,結果走了一個多月,而沿途本就是山區,人煙稀少提供不了這麼多糧食,很多隊伍直接就被餓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