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的這一舉動無疑引起了廣泛的忿怒,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六國餘孽的動作確實減少了一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又開始蠢蠢欲動。
麵對這一切,不僅六國遺民,就連普通百姓也開始感到疑惑和不安。
“這是怎麼回事?六國餘孽為什麼越來越囂張了?陛下怎麼還不出現?”人們紛紛議論,心中充滿了擔憂。
而六國餘孽們則愈發興奮,他們大喊大叫,鼓動更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兄弟姐妹們,團結起來!一起推翻暴秦!隻有推翻秦國的暴政,我們才能重新站起來!”
他們的宣傳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六國遺民開始動搖。
望著越來越多的六國遺民參與進來,大秦的局勢愈發動蕩。
邊疆的蠻夷也在蠢蠢欲動,仿佛隨時準備對大秦發起攻擊。
整個大秦的諸多郡縣都湧現出了六國遺民的身影,他們蠢蠢欲動,盯著大秦,猶如猛虎盯著獵物。
扶蘇愈發焦頭爛額,他召開了多次會議,想儘一切辦法,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鎮壓方法。
最終,他隻能派遣各路大軍前去鎮壓。
然而,這種強勢手段的鎮壓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反效果和劣勢也格外明顯。
那就是必須持續不斷地鎮壓,不能讓六國遺民看到任何希望。
然而,這種鎮壓終究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
越是出手,六國遺民心中的不滿就越大。
而且,在鎮壓過程中注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讓原本已經安分的百姓轉投六國餘孽的懷抱。
麵對這種複雜的局勢,扶蘇也感到無力。
他明白,僅憑大秦士兵的鐵騎是無法完全鎮壓六國餘孽的。
這些餘孽在暗中煽風點火,鼓動猶豫不決的百姓。
他們的話語充滿了煽動性,讓越來越多的六國遺民開始反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但大秦的官員們卻無能為力。
內憂外患一同出現,而大秦的主心骨嬴政又出了問題。
扶蘇雖然展現出了明君的潛質,但他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相比於他來說,六國所畏懼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真正的大秦王嬴政。
隻要嬴政存在一天,整個大秦就會穩如泰山。
但現在,隨著事態的不斷推進,扶蘇的臉色愈發難看。
李斯、淳於越、王綰、馮去疾等大臣也都開始感到慌亂。
他們不明白為何陛下始終沒有出現,為何扶蘇的臉色如此難堪。
整個大秦官場人心惶惶,而與此同時,在鹹陽城裡的小龍卻過得舒坦無比。
楊淩閉關修煉,扶蘇忙於國事,根本沒有人管他。
他每天吃喝玩樂,閒來無事就去城裡的酒樓酒館逛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察覺到了鹹陽城裡的氣氛不對,感覺到了扶蘇心中的焦急。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