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們公司是不是在找電影項目投資?”
“是啊,怎麼,又有大老板找到你那裡去了?”
“不是大老板,是有水平的大導演。宋江波聽過沒有?”
“當然聽過,他是個人傳記類電影的行家,《毛澤東與斯諾》不就是他執導的,這部電影還拿了華表優秀獎,當年你們單位組織包場,你當時不就是帶著我去看的嘛。怎麼,宋導又要拍新電影了?”
“對,宋導的背景是長春製片廠,這兩年也在搞市場化,所以有些項目願意和民營企業合作。這一次宋導帶來的電影我覺得挺好,對方剛跟我聊了兩句,我就立馬通知你了。”
“他可以直接把劇本發給我們公司啊,何必找你呢?”
“劇本還沒寫完呢,隻是項目剛立項,正在拉投資。”
“沒寫好的劇本你就聽兩句就覺得不錯?”
“肯定不錯!你老爸用人格擔保,這個題材肯定有人看。”
“得,那你跟我說說,要是真不錯,我可以直接聯係宋導。”
“電影主角就是幾個月前上新聞的女警官任長霞。”
聽到這個名字,李元青神情立馬嚴肅起來。
“你是說宋導要給今年四月份因公殉職的任長霞警官拍個人傳記電影?”
“對,長春製片廠已經獲得了授權,宋導親自操刀,對方說會在任長霞警官犧牲一周年之前把電影拍完,最晚明年下半年就要上映。”
“好的,我馬上去聯係長春製片廠。”
這種主旋律電影投資不能看票房收益。
也正是因為這種電影賺錢的概率小,長春製片廠才願意把項目拿出來跟民營企業合作。
青奕投資《任長霞》也能向文化部門表態。
兩天後,陳曦專程去了一趟長春拜訪了宋江波導演並簽下了投資合同。
也就在當天,田壯壯給李元青打了一個電話。
“導演係有你的兩位學長會在這兩天去你公司找你。”
“他們的劇本,老師你肯定看過了,你覺得怎麼樣?”
“我不是研究商業片的,我的看法不具備參考價值,但是侯科銘看過了,他給的評價不錯,所以我才會讓他們倆去找你,你在商業片方麵走得比我們這些老家夥要遠。”
“既然侯院長認為不錯,老師你也向我推薦,那我明天會在公司等著兩位學長。不知道兩位學長叫什麼名字?”
“一個叫程耳,一個叫寧昊。”
程耳也是用短片參加過電影節的半成熟導演。
他帶來的電影劇本是他人生第一部長片,劇本目前的名字是《口琴》
李元青仔細看了一遍,算是及格線之上的懸疑類本子。
“程學長,你不是已經拿到了拍攝許可證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