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話一說出口,大夥紛紛讚同。
李元青看向劉奕菲。
結果劉奕菲還有些怯場了。
她在音樂方麵的水平確實不高,自己單獨彈都得全神貫注。
跟人合奏的難度對她而言有點大。
李元青隻好輕聲安撫她。
“沒事,你彈你的,我跟著你的節奏就行。”
既然沒辦法帶著她彈,那就跟著她節奏“扶”著她演奏。
李元青又從背包裡掏出一根笛子。
“你打算彈什麼曲子?”
劉奕菲嘟了一下嘴。
“我最近差不多學會了《雲宮迅音》”
這首確實難度不算太大。
“那好,你專心彈就好。”
劉奕菲因為李元青的話有了些底氣。
揚起琴竹,深吸一口氣。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李元青的笛聲適時加入。
揚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
笛子音色婉轉,猶如山間清泉奔流般歡快。
兩者一結合,當真讓人如同置身雲巔,輕盈如風,自由自在。
彈了五六分鐘,劉奕菲先堅持不住了。
“後麵真記不清了。”
她起身說著抱歉,但現場沒人怪她,大家不敢讚美這音樂是天籟,但確實愉悅了身心,送上掌聲不過分。
李元青也在誇她。
“才學兩個月不到,彈成這樣已經很棒了!演戲肯定夠用了。”
劉奕菲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她還是很清醒的。
“我的水平離你還是差遠了,你上次演《爆裂鼓手》時,最後那一段全程不需要剪輯,我這個水平表演時肯定得一段一段演奏,再拚接起來。”
“電影就是要拚接剪輯的啊,不要有心理負擔,隻要最後呈現的效果是流暢的就行。”
劉奕菲點點頭。
自己很清楚自己是水平。
再練半年也不可能趕上李元青,在開機拍攝之前儘力練到最好就可以了。
做不到一鏡到底,那就拚接剪輯唄。
最後在象山的一個月。
基本拍的就是“襄陽大戰”。
這也是全劇的大場麵。
從場景布置、影像技術及電腦特效等方麵都進行籌劃和準備。
並分彆在襄陽城頭、城牆、護城河和城外地麵安放了60個火藥炸點!
以營造火光烈焰的炮戰場景。
還用了400多名群眾演員及50匹戰馬在模擬戰爭場麵。
或許是場景太宏大了,涉及的人和事都太複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