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導演安排拍攝計劃時,總會選擇先難後易。
衝突最激烈的戲份會放在前麵,普通演繹的內容可以順著慢慢拍。
李元青也是這麼安排。
衝突最激烈的內容就是最後兩人重逢的畫麵。
女主轉過頭。
臉上掛著笑但淚流滿麵的鏡頭撥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弦。
為了讓劉奕菲接受這樣的安排,李元青打算使用激將法。
“宮崎葵十六歲就能拿影後,你十六歲好像才是個最佳新人吧,我把日本目前最火的女明星拉過來襯托你的形象,你不拿點本事出來,人家未必會服你誒。”
劉奕菲能聽不出這是激將?
但她一想到女二的設定是“溫柔大姐姐”,她作為女主角要是真的拿不出點實力,那這部電影的高光到底歸屬於誰,還真說不定了。
“要不是因為你是我未婚夫,我對待這種挑釁一般都是置之不理。”
“這麼說,你是同意先把你的戲份解決了?”
“一開始就是哭戲,我情緒醞釀沒那麼快,順著把我和你在魔都三年前相見的鏡頭以及五年後在地鐵重逢認出彼此的鏡頭都拍完,我的情緒應該就足夠了拍最後一場戲了。”
“可以,這樣的安排也好,基本就在地鐵站不用走遠,順利的話三天時間就可以把你在魔都的戲份全部殺青。”
劇情裡,女主角三葉三年前鼓起勇氣來過魔都,她穿行在大街小巷、湧入人山人海,隻為了找到男主角。
拍攝時以複旦為起點,穿插魔都幾個地標性建築。
複旦大學以及魔都文化局給予的支持都不小,他們都很歡迎李元青來拍。
尤其是文化局,羅列的地標性建築是一份清單。
東方明珠、靜安寺、武康大樓、南京路步行街、1933老場坊.......
巴不得讓李元青全拍進去。
甚至連已經閉門修繕的魔都大世界,隻要李元青看中了,進去拍就是。
李元青一大早就在化妝室裡和化妝師商討劉奕菲的妝造穿搭。
“不要把奕菲的臉化的太精致,女主角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她一開始並沒有在大城市生活的經曆,讀完書就回鄉當老師了,所以都市麗人的普遍技能她並不具備。”
現在還不是智能手機時代,什麼妝造都能在網上輕鬆找到,一個從鄉下來的小土妞不可以輕鬆融入都市白領的狀態。
男主也才能說出那句台詞。
“真是一個奇怪的女生。”
李元青還要求穿搭也得出現一些紮眼色彩的部分,比如身上的挎包。
雖然看起來有點土,但不能臟,全身都得乾乾淨淨,她想在心愛的人麵前展露最佳狀態,忙中出點小錯可以理解,乾淨的形象能看得出她對這次見麵的重視。
第一天可真是把劉奕菲累得夠嗆。
因為一直在轉場。
在複旦校區裡,教學樓、圖書館、校史館、博物館、操場、食堂.....
都留下了足跡。
一開始,很多素材重拍的原因就在於路過的學生總會往鏡頭裡張望。
還是劉奕菲和李元青的粉絲聚集起來,免費充當群演,三三兩兩自然走過,充當了合適的背景板,學校裡的戲份這才順利通過。
其他地標建築倒是好拍。
劉奕菲彙入人群,建築在她身後或側麵,隻要保證不占鏡頭主體就可以。
又花了四個小時,拍進去兩個地標性建築。
這個效率還是蠻高的。
但女主角的腿有點酸,一天下來除了轉車就是走路。
李元青讓劇組成員稍作休息,安排劉奕菲坐在路邊躺椅上,自己蹲下半個身子幫她揉腿。
劉奕菲開玩笑道。
“李導,朗朗乾坤,大庭廣眾公然占女主角便宜,你害不害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