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
《潛伏》與《何以笙簫默》分彆上星。
《何以笙簫默》屬於中規中矩的偶像劇。
幫助唐燕在年輕群體裡積累粉絲,擴大國民度。
僅在一個衛視播出。
而《潛伏》則是掀起一波諜戰劇收視熱潮!
在北京、東方、重慶和黑龍江四家衛視同時播出。
從上星第二天開始。
微博就推出關於此劇的點評討論。
網友的平均打分一直維持在85分以上。
“劇情緊湊不拖遝,氣氛緊張中帶小幽默”是大多數觀眾對《潛伏》的讚美。
青奕在準備慶功宴,並邀請幾位演員相約共談台前幕後的趣事。
微博目前還沒有直播功能。
青奕宣發部準備聯係新浪。
而新浪的管理者曹國偉的動作比青奕還快,此時正在美利堅西海岸與李元青洽談合作。
不是討論收購微博。
而是向李元青拉投資。
他需要一筆錢幫助他實際掌控新浪。
與其他很多互聯網公司不同。
新浪的創始人與掌門人並非同一人。
新浪的前身是王誌東的四通利方信息技術公司。
1998年,四通利方與華淵資訊合並建立新浪網。
2000年,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華國第一家在美利堅上市的門戶網站。
1999年,曹國偉加入新浪,新浪能上市成功,他功不可沒。
隨著創始人王誌東在鬥爭中失敗被踢出局。
曹國偉一步步成為新浪ceo,新浪的實際掌門人。
但新浪麵臨的問題一直很大。
首先就是股權分散。
05年年初,新浪最大股東四通公司持有的股份僅為4.96。
可想而知,其他持股人所持有的股份得有多低。
沒有絕對領頭羊,外人就有辦法奪取控製權!
那一年二月,盛大公司突然宣布已經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獲得了新浪公司總計19.5的股份!
直接把新浪管理層整應激了!
開什麼玩笑,我們乾著乾著就有被人收購的風險?
曹國偉緊急啟動“毒丸計劃”。
該計劃規定,盛大隻能再購買不超過0.5的新浪股票,否則其他股東將有權以半價增持公司股票。
盛大一合計,再增持得不償失。
因為盛大已經花了2.3億美金,被其他股東半價衝擊後,再想恢複20股份,就必須再付出1.15億美金。
當時盛大年營收才1.65億美金。
於是放棄了進一步收購。
今年二月。
郭廣昌第四次增持分眾傳媒股份後,成為新浪、分眾傳媒最大股東。
哪怕郭廣昌一直聲稱自己無意對新浪管理做出任何改變。
曹國偉都感覺如坐針氈。
正所謂,心懷利器,殺心自起!
你的保證能值幾個錢?
曹國偉不能等了,決定一舉結束了新浪股權分散、管理層掌控能力不足的尷尬局麵。
為了完成這項收購股份的計劃。
他個人預估需要接近兩億美金的本金。
以曹國偉為首的新浪管理層最多能出五千萬美金,還差了接近1.5億美金,隻能到外麵去找投資。
很多公司都有錢,但不代表這些公司合適,總不能趕走虎豹,自己又引狼入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