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
陳曦出席了在青海西寧舉辦的first影展。
這是國內一個專注發掘、推廣青年電影人及其作品的電影節形態服務平台。
青奕公司導演團隊得不停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青奕公司導演隊伍預備成員隻有鮑晶晶的男朋友王冉。
韓家女不算,她背靠韓三屏,與她加強合作可以,簽約的事情沒有談。
如此,青奕公司的青年導演隊伍預備成員太少,陳曦和李元青商量後,選擇來first影展挑挑好苗子。
陳曦代表青奕公司向first影展發出合作邀請,實際就是讚助。
首席執行官李子文在與創始人宋文商議後,同意將參賽優秀短片作品打包送給陳曦帶回去,如果有能讓李元青感興趣的題材或者看重的好苗子,雙方再就具體項目展開合作。
肯定不能把對方踢開,人家的平台,挖掘出的金礦自然要有他們一份。
而且,first影展已經小有名氣了,打算明年增設長片主競賽單元,希望能讓李元青來擔任第一屆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以此打響更大名氣。
這一點,陳曦沒有替李元青當場答應,隻說明年再考慮。
陳曦帶著短片回到了北平。
李元青還沒看短片內容,僅是看了眼參賽名單,就知道這裡麵真的有大魚!
“在去韓國拍《寄生蟲》之前,我應該可以看完這幾部短片,要真有好導演,我會第一時間聯係的。”
接著李元青話鋒一轉問道。
“王冉轉正這件事,鮑晶晶還有他自己,怎麼都不急啊。”
陳曦笑道。
“王冉在等鮑晶晶寫出新的故事,你肯定比我懂,正在創作狀態的人不能催,王冉也不敢,那就隻能表現得雲淡風輕,然後在白雪和賀斌手底下先乾點雜活唄。”
“他倒是蠻聰明的。”
既能增長經驗賺點工資,又不用受鮑晶晶寫作的悶氣,一舉兩得,好不自在。
“王冉不好催他女朋友,你有空給鮑晶晶提點建議,新故事寫了多少就先創作多少劇本,公司編輯部裡那麼多員工,先把活乾起來嘛。”
“行,下次等她回公司,我跟她說說。”
李元青把短片素材都帶回家,陪著劉奕菲一起看,也算給孕婦解悶兒。
電影市場也打響了國慶檔爭奪。
《辛亥革命》先上映。
上影在這部電影上打了幾張演員牌,第一肯定是房龍。
這是他電影生涯第一百部電影。
第二是李兵兵。
據說在電影裡有一場她和房龍的大尺度戲,兩人連乾了幾斤白酒才順利將戲份演完。
結果這場戲在上映前被要求刪除了。
用她的犧牲來襯托拍攝不易。
第三張牌是胡哥。
《致青春》才下映不久,他作為男二,終於體驗到電影成功帶給演員的加持!
這個時候加強他的宣傳,還能吸引粉絲進場。
但這幾張牌基本都沒起什麼效果。
首周三天收獲票房1800萬,雖然拿到了當周國產電影周票房冠軍,但和1億的投資相比,算不上是太好的成績。
緊接著《畫壁》上映。
孫麗肯定是沒辦法出席現場。
陳家上帶著鄧朝及眾位主創一起跑宣傳。
在所有公開場合上。
鄧朝都避談“江依燕”的事情。
不敢回答。
怎麼答都是錯,乾脆裝死。
順帶還要跟自己老婆秀秀恩愛,人到不了就現場錄製視頻,大喊“我愛你老婆”。
反正人設暫時被他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