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送的鮮花都太大太多了,李元青隻能挑一捧稍小一點的捧花拿在手裡。
記者一邊提問,李元青等人還得一邊給到場的影迷簽名。
“慢慢來,不要著急,我能夠著的就簽,真夠不著的也彆擠。”
記者也不管,懟著話筒往前伸。
問的問題一開始很常規,什麼時候上映、還會繼續衝擊國內獎項嗎、下一部電影有安排了嗎...
李元青應付這種問題不過腦子都沒事。
但有些問題就很尷尬了。
“有專家提出《寄生蟲》會和《無人區》一樣被禁止上映,內容太過黑暗,不宜公映,你還會努力讓電影公映嗎?”
“我從出道以來,拍過的電影都會謀求大銀幕上映,我不是地下導演,我拍的電影也不是少數人欣賞的特權電影。”
“那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並不是華語電影,而是韓語電影,所以取得榮譽也不能算作華語影壇的成就,你怎麼看?”
“我能怎麼看?坐著看,躺著看。
電影劇組成員大部分來自華國,我是華國人,主要演員大部分也是華國人,在韓國取景,用了當地的演員而已。
如果僅是語種不同,就把榮譽拱手相讓,那我們就不該拍任何合拍片。
開放是當下的世界發展主流,以後若是退回保守,可以對這種合拍進行批判或者禁拍,但就當下,我們都要學會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來接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流現狀。
掙外國錢的時候,說是為國爭光。
與外國分享榮譽時又如此斤斤計較,這世上沒有僅一方占便宜的好事還長久存在的。
我拍的貧富差距,難道就隻有韓國有嗎?你覺得我們沒有?
都是無產階級受苦受難的兄弟,過重的門戶之見不利於聯合起來,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糾結這種事,隻會沒完沒了。
回國第二天,魔都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公布了評審團成員。
伊朗電影人洛珊·班尼蒂瑪、美利堅電影人海瑟·格拉漢姆、美籍電影人張家振、匈牙利電影人貝拉·塔爾,以及內地電影人李兵兵範兵兵。
兩位兵兵接到邀請怎麼會拒絕?
雙冰鬥豔,對兩人都有熱度加持,而且在李元青麵前,她倆也翻不起風浪。
有了熱度,暑期檔電影紛紛開始在魔都國際電影節預定展廳,去年的暑期檔創造了超三十億華幣的大盤,今年肯定不會比去年差,能吃到多大的餅,就看自個本事了。
回國第三天。
《寄生蟲》研討會在北電舉辦。
主持人是電影家協會主席李謙寬先生,召集人是田壯壯和李雪健,師父和師叔親自來給李元青張羅。
兩岸三地有頭有臉的導演都來了,有些資格太老,李元青和田壯壯得親自迎接。
當灣灣導演李航先生在北電門口下車時,李元青都驚了,這位老先生今年都八十二了,他都已經好多年不拍電影,現在竟然能出現在北平,灣灣娛樂圈這次是真把大佛抬出來了。
李安和侯孝賢攙著老先生下了車。
李航老先生在誇了李元青幾句前途無量後,熱情邀請他今年來金馬。
“小侯跟我說了,今年金馬若是沒有《寄生蟲》參與將會黯淡無光,不止是他,我也在台北掃榻相迎,李導可願大駕光臨?”
“老先生這話就是折煞我了,給您麵子,今年一定帶著《寄生蟲》去金馬。”
“好,兩岸是一家人,我們的文化交流,像我這種老頭子肯定沒辦法再出力了,得靠你們年輕人了,小侯小李在我眼裡還算正當年,但跟你比起來就歲數不小了,不遠的將來得拜托你了。”
“老先生,這種事我們隻能儘力而為,一切都要順應曆史潮流。”
“我懂,分久必合,合之後的事,肯定得有你這一代來挑大梁了。”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