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評價《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是一部擁有奇怪視角的電影,在平靜的外表下,影片揭示的是女主角深邃而孤獨的心靈。
這部作品充滿著暗潮洶湧的情感張力,角色總是用一些問題去回答另一些問題,很多觀點都比較特彆,在很多問題的觀念解讀上,都會超出預期。
影片的攝影風格始終保持了憂鬱的基調——冬天灰色的天空下,人物的內心也始終無法走向明媚。
可以說,顧長衛的攝影與劉奕菲的演技在這部電影有機和諧統一。
所以,這部電影的場刊評分足有3.0,目前位列第二。
《少年時代》暫列第一,分數挺離譜的,3.7分。
一騎絕塵。
除此之外,其他影片成績都很正常。
之前被媒體寄予厚望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也隻有2.8分
若是維持這個勢頭,《獨自在夜晚的海邊》至少預定一個獎。
劉奕菲和顧長衛都沒有鐵定拿獎的想法,賽程都還沒過半,很多事情都不好說。
顧長衛被自己以及老婆各自“緋聞”追的有點凶,電影首映結束,他就選擇隱身。
隻有劉奕菲作為華語電影人去給另外兩部電影捧場。
婁燁的《推拿》不用去,自己老公瞧不上他,這人老是在國際影壇大放厥詞,一會兒罵審核,一會兒罵觀眾,最好不要和他沾邊。
寧昊的《無人區》先上映。
哪怕已經在國內看過了,劉奕菲還是耐心坐在影廳再看一遍。
《無人區》最大的話題也是審查。
封禁多年才得以公映。
說真的,要不是因為這點話題,《無人區》按道理進不了主競賽單元,它在國內以2.6億的成績下畫了,按照歐洲三大的規則,主競賽單元的電影當在電影節現場首映。
《無人區》算國際特例。
上映前不少報道有傳聞。
寧昊對電影暴力部分進行了刪減,還補拍了一個溫暖的結尾。
當電影真正亮相柏林後,外國觀眾接受采訪時一致評價道。
“電影整體還行,隻有結尾多餘。”
甚至有人毒舌道。
“看這部電影,最好提前兩分鐘走。”
寧昊和婁燁不同。
他的電影,國內有人願意買票。
所以,他需要在國內立足,接受采訪時,措辭必須要注意,鋒芒也不能太露。
“審查沒有說不讓我放什麼,其實最終審查沒有特彆大的意見。
但是後來有審片委員的委員會寫了博客(指趙葆華發文批《無人區》全是壞人),發表了一些個人看法,最後這個事件就變成了公共事件,公共化以後,那影片就要先等一等。
所以就等著,後來中影在做《建黨大業》和《建國大業》,都是年度重點的大事兒,大家都在忙大事,所以就沒有人推動過問這部電影了。
兩年前李主席給我透風,韓董也開始說,有可能再做起來,於是就有了暴力的刪減和一些調整。”
用詞很體麵。
這部電影的場刊評分次日出爐。
僅1.8分。
當然,還有高手,婁燁的《推拿》以1.5分墊底。
2月14日。
情人節。
《白日焰火》也被安排在當天首映。
事先可能出席捧場的劉奕菲罕見消失在媒體鏡頭裡。
國內記者還想看劉奕菲與桂綸鎂再次同框,畢竟這是兩位金馬影後的最新對決!
若是兩人都沒得獎也就罷了。
若是有一方拿獎,那能產生的新聞話題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