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真沒去台北。
他寧願陪著《太空旅客》劇組多跑幾站宣傳,接幾個訪談節目,剖析拍國產科幻大片的經曆與心得。
劉奕菲也是在金馬獎頒獎日當天下午才匆忙趕到台北。
兩口子對本屆金馬獎都表現得十分散漫。
愛給給,不給拉倒。
李元青帶著劉慈鑫走進微博直播間,聊《三體》、《流浪地球》以及其他科幻作品。
劉慈鑫當然會提阿瑟·克拉克。
他談起自己第一次讀阿瑟克拉克的作品。
“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門仰望星空……在我的眼中,星空與過去完全不一樣了,
我第一次對宇宙的宏大與神秘產生了敬畏感,這是一種宗教般的感覺。”
劉慈鑫謙虛的說道。
“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對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李元青作為導演,他自然會介紹《太空漫遊2001》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深刻改變科幻片,也深刻塑造了當代科幻片!
我和郭凡在拍《火星救援》之前看過很多遍《太空漫遊2001》。
這部電影可是1968年的產物,放在2014年仍覺前沿科幻。
包括最近的《星際穿越》,以及郭凡即將上映的《太空旅客》,你們隻要耐心的去找,都能找到《太空漫遊2001》的影子。”
兩人各自聊完各自領域,接著開始互相交流。
劉慈鑫對李元青說道。
“你第一部科幻片《彗星來的那一夜》比《火星救援》要有意思,十八歲的你看起來像個哲學家,用一個科學理論去闡述人性,我很佩服你。
但二十八歲的你,拍出來的電影有了很多條條框框,還去貼合現實,大家可能覺得你成熟了,但在我眼裡這是你想象力的退步!”
李元青也挑起劉慈鑫的刺來。
“你是華國科幻小說家裡名氣最大的,但我覺得你的小說卻是最難進行影視化改編的,因為你的想法很宏大,但筆觸又不細膩。
特彆是我們公司買下的《流浪地球》,那幾萬字就跟大綱一樣,信息量很大,細節幾乎沒有。
我們整個項目組到現在還在一點點進行劇本創作。
技術,我們是可以做到的,你看過我的《火星救援》就應該知道,大不了多砸點錢。
但內容才是王道,可就是這點內容,我們啃了至少一年,現階段都不能說完成了三分之一,可能四分之一、五分之一也都未必。”
兩人臉上都是笑嘻嘻,但誰也不讓誰。
可這場直播效果很好!
尤其是許多科幻迷了解了一件事。
青奕公司正在進行《流浪地球》的影視化改編!
至於誰來執導,誰來參演,大家尚未可知。
可【李元青執導《流浪地球》】的消息還是衝上熱搜!
科幻迷、電影迷都很相信他!
【就算李元青拍不出精髓,以他的執導創作能力,也能拍出一個好看的故事來。】
【李元青要是拍不出精髓,誰還能?兩岸三地所有導演加起來,誰敢說能在科幻這一領域戰勝他?】
【望周知,李元青的電影出道元年2002年,他隻拍了一部短片一部長片,無一例外全是科幻元素,他也憑此開啟逆天人生!】
不過李元青沒有回應。
大家還更想讓李元青執導《三體》。
但遊族孔二狗等人開始蹭起了熱度。
高調宣布,《三體》將於明年三月份開機,連導演和演員都選好了。
張凡凡執導。
馮紹峰飾演汪淼、張靜初飾演葉文潔、吳剛飾演史強...
雙方似乎打起了擂台。
李元青依然沒有回應,這種嘴仗隻會給對方增加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