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就是李元青的天選福時!
當天共上映九部電影。
同時出現兩部單片過億的情況。
《天將雄師》1.2億。
《極限逃生》1.8億。
剩下兩億多票房由其他七部電影分。
上映次日。
七部電影均出現票房滑落,隻有《極限逃生》和《澳門風雲2》依然維持首日成績乃至有小小漲幅。
《天降雄獅》豆瓣評分6.2,這片子不能說爛,隻能說毫無新意,很房龍,一板一眼的房龍動作喜劇,隻是套了層西域、羅馬、大漢等元素的皮。
《狼圖騰》口碑好一些,但作為文藝片,受眾更多是城市文藝青年,二三線城市,這片子不怎麼吃香。
《澳門風雲2》就是部爛片!
王晶拍的就是這種電影,可這片子有大明星,也有低俗好玩的橋段,就是適合賀歲春節。
最讓人詬病的是《爸爸去哪兒2》。
這片子還能來繼續撈錢!
小鋼炮看不下去,站出來批。
“5天或者6天拍完,掙好多個億,讓投資人心都亂了,他們隻會去搶這種項目,這讓電影人心都涼了。”
李元青在這個問題上和小鋼炮雖然原則不同但在行動上保持了一致。
綜藝部之前提出讓《奔跑吧兄弟》也弄大電影,這個方案被李元青、陳曦還有公司大大小小導演反對!
這麼多導演全都是北電正規出身,誰能看得上這種項目?
所以小鋼炮的話得到了業內導演的支持。
黃克在跑《極限逃生》路演時,告知記者更多細節。
“《奔跑吧兄弟》一定不會出大電影,再火也不會上院線。
不止是元青,公司沒有導演瞧得上。
這種電影當然可能賺錢,多架幾台機器,從不同角度拍嘉賓幾個小時,最後剪吧剪吧湊成一個半小時,放在影院裡就能撈幾億。
很簡單,但產生的惡果,我們都不願意承擔。
你覺得這種電影大行其道,投資人怎麼想?業內導演怎麼想?演員怎麼想?
我跟你說些行業內部都知曉的。
白雪那部《致青春》成功了,這兩年年年都有至少十幾部青春片上映。
《泰囧》過了十億,這兩年多以來,五千萬以內的喜劇片成批量的生產。
因為能賺錢所以有人願意投,這是市場規律!
這些批量生產的電影也是電影,業內無人置喙,包括青奕公司在內也順從市場規律。
但綜藝電影壓根不是電影!
投資製作綜藝電影隻會砸青奕公司的招牌,賺回幾億,搞壞了市場砸爛了招牌,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絕對不會碰!”
李元青在蘇州路演時也被問到相關問題。
甚至記者問的更深了一些。
因為人民日報在小鋼炮發言之後,發表了評論。
“電影人或許更該回過頭來捫心自問:我拍的電影,為什麼觀眾不買賬?不要低估了觀眾智商和欣賞水準,拍出好電影,觀眾自然會買賬。”
人民日報希望電影人不要怨天怨地。
記者很想知道李元青是怎麼認為,之前他就有批評過《爸爸去哪兒》,當然,李元青批評的重點是“未成年人綜藝”,記者故意省去了這個重點。
李元青會對這個忽略的重點予以強調,而對之前小鋼炮和人民日報的罵戰,李元青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