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節之前,高葉的戲份圓滿殺青。
劉奕菲笑道。
“正好放你去過情人節。”
高葉恨得牙都咬碎了,這完全是殺人誅心!
專給沒有情人的人放情人節是吧。
算了,還是趕緊殺青吧,免得被這兩口子喂狗糧。
為了讓老婆有美好的心情過情人節。
安排的戲份是兩人在博物館偷摸接吻的情節。
女主角劉奕菲的前夫即將組成新的家庭,對方現任妻子也懷上了一個寶寶。
而她之前也有個寶寶,可惜流產了,這也導致了二人婚姻破裂。
當機器人李元青翻找出當年的b超照,劉奕菲不由得悲從中來。
機器人李元青又一次用非常“理性”、“客觀”的方式安慰難過的女主角劉奕菲。
“你難過是因為你也想體驗當媽媽的感覺,你覺得你被拋棄了。
因為前夫的老婆要生孩子了,而你的前夫也會忘記你們曾經那個孩子。
也許你會想起你的父親,你可能會像他一樣孤獨終老,你甚至不會有孩子來照顧你。
我當然能理解,分析你的心理和處境並不難。”
劉奕菲從悲傷中抽離的方式竟是再一次被李元青激怒。
“你是理解了,可你說這話的語氣是如此無關緊要,這對我來說是人生後半輩子的大事!”
劉奕菲覺得自己要一個人靜靜,隨後摔門而出。
當她在外麵轉了一圈,發現機器人李元青竟然在樓下等她,並引著她潛入已經鎖門的博物館,他倆發出的動靜吸引來保安,兩人躲躲藏藏鑽進來角落。
在這種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找到的刺激下,女主情不自禁與男主接吻,並帶他回家水到渠成發生關係。
這場開拍前,劉奕菲指著那些“不沾感情”的台詞問李元青。
“男主角是為女主專門定製的伴侶機器人,他的每句安慰非要這麼生硬嗎?”
“你還記得女主的人設嗎?”
“當然記得,一個常年從事科研的生物學博士。”
說到這裡,劉奕菲有一點點明悟。
“所以,是她的工作經曆催生了機器人的算法設定,將她理解成一個極度理性的女科學家人格,因而輸出的安慰詞也都如此嚴謹對吧。
但這會不會太標簽化了,又不是所有從事科研的女性都像精密機器一樣一絲不苟,她們也有小女人姿態,她們也有情感需求。”
李元青點點頭。
“沒錯,你這部分理解是對的。
人工智能雖然是根據你的行為痕跡進行分析,推斷你的愛好性格。
但實際上它們的分析也是在給服務對象貼標簽。
例如主角,她是個女性、受過良好教育、長期從事科研等等標簽引導著機器人以為自己的做法最能深入女主角內心,但最後結果你也看到了,他用冷冰冰的話語給出了錯誤答案。
這裡也暗含了我對大數據、標簽化、符號化真人的否定態度。
人太複雜了,再多的數據分析、再精密運轉的機器都不能真正預測真人的行為和思想。
人類能確定的就是本身的不確定性。
所以這份衝突不能省,要把人和機器人的矛盾體現出來,並推導出女主角最後的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