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還是要多學習。這個圈子是圍繞著business展開的。但隻要你強,就不用考慮被潛規則的事。”
大家當然對其表示支持,並對這種行業敗類予以聲討。
在這種氛圍下,可想而知《三塊廣告牌》會受到多大的關注!
劉奕菲也認真研究過《秋菊打官司》,她更好奇的是,今年六十歲的弗蘭西斯和當年二十多歲的鞏俐對同類型角色會有怎樣不同的表現。
《三塊廣告牌》第一天首映就轟動了整個水城!
歐洲觀眾紛紛稱讚其為“最好看的電影”!
第二天的場刊評分更是高的嚇人!
足足4.0!
劉奕菲看著心都涼了,弗蘭西斯的演技完全成熟,把一個心碎、剛強的母親演繹的非常棒。
劉奕菲決定接下來體麵走完電影節活動,就當是給電影預熱或者出國散散心。
也就在劉奕菲調整好心態時。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又蹦出一部“口碑巨作”!
《水形物語》。
場刊評分4.3!
再也不會有比它更高的了。
莫說劉奕菲,就連李元青都不想發表任何評論。
歐美政治正確已經到了畸形的地步!
這部電影說好聽點是怪獸片。
導演是執導過《環太平洋》的托羅。
說難聽點,這其實就是“仁壽戀”!
黑人女不夠、多元化也不夠,因此有了一部惡心到讓人反胃的電影出現!
李元青知道這些都是因為巴巴拉的決策。
曾經一段時間的威尼斯電影節形勢危急,前有戛納後有多倫多,很多報道記者甚至表示要放棄威尼斯電影節直接前往多倫多電影節。
此外,無論是影片放映還是映後的新聞發布會,大多呈現出一派冷清之態。
巴巴拉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為了改變現狀。
他打算全麵擁抱好萊塢。
讓威尼斯淪為奧斯卡的前哨站。
從《地心引力》為影展開幕打下的好基礎,到《愛樂之城》的一邊倒好評。
那個曾經揚言“對抗好萊塢”的威尼斯已經徹底死了。
現在活下來的且煥發勃勃生機的威尼斯,不可能再掛出那種豪邁的標語了!
李元青也懷疑本屆華語電影可能會顆粒無收。
“咱們先去巴黎看望爸,要是有獎就再來,沒獎咱們就回國吧。”
“老公對不起,我給你拖後腿了。”
“你怎麼會這麼想,這個項目是我的靈感,沒能寫出深度是我的原因,你演的已經很好了。
我都不在意,你在意什麼。
收拾收拾心情,我帶你去巴黎購物,你老公馬上就要進賬近百億美金,你花再多錢我都不心疼。”
心情不好就花錢,李元青能花出老婆的好心情!
就在兩口子奔赴巴黎時。
巴巴拉接受了華國記者的采訪。
“對於這些代表華國電影希望的年輕導演,你具體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年輕的導演們需要保持本土電影的根,講述華國人故事,同時還需要尋找全世界通用的電影語言來講這些故事。
你們今年進入主競賽的華國影片裡就有一部滿足了以上所有條件。
他還是那般天才,全世界影迷都為之著迷,我想要告訴他,他是威尼斯之子,他愛威尼斯,我們也一樣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