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重建了部分信任,可更大的危機隱藏其中,那便是國產電影的質量要對得起影迷的信任!
這會是華國電影接下來想要發展的關鍵,好電影對得起影迷信任,影迷會用票房回饋片方。
今年已經出現好幾部票房逆襲的實際案例。
例如我們公司引進的《摔跤吧,爸爸》,它和《銀河護衛隊2》同日公映,前者從開局一千萬華幣,最後總票房超過了十億,後者開局九千萬華幣,最後票房止步十億以內。
國產片也有類似情況,沒有大卡司、沒有大場麵,最後還能取得不錯成績。
這就說明,影迷現在對好電影的渴求正在逐漸上漲,爛片的土壤雖仍然存在,一定比之前還差上不少。
這對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會是一個好消息,這類電影聚焦當下,貼近生活,隻要電影人能真正紮根底層,用接地氣的方式去創作,出佳作的概率會很高!
第二點,我認為隨著影院數量的增加,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也就是說,未來三十億級至五十億級會愈發普遍。
因為大盤夠大,一旦出現爆款,連續吃一個月兩個月,三十億就會變得輕鬆,五十億也可以夠一夠。
這是市場的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在座各位都有可能和吳晶導演一樣,一戰成名!”
吳晶在台下笑得歡。
李元青又聊了五分鐘,將舞台讓給了彆人。
下一個發言的人正是吳晶。
他對於華國電影的未來充滿信心,他透露《戰狼2》成功後,好萊塢很多人都問他為什麼能賣這麼好。
吳晶硬氣說道。
“我才不告訴你呢,就是要趁他們迷糊的時候,摸不準華國觀眾的時候,乘勝追擊!”
台下笑成一片。
接著,賈科長上台發言。
他雖然大讚現在是一個好時代,但華國電影要想完成大國到強國的轉變,關鍵還是在於內修。
他提到一個很特殊的點。
因為技術革新,導致導演與演員的距離增加了。
“現在很多導演都不再跟演員說戲了,他們隻顧盯著監視器,讓副導演去說戲,這是不對的!
我從98年開始拍戲,導演會與演員說戲,攝影師會親自掌鏡,演員要深入體驗生活等等,現在這些都在漸漸淡出拍攝流程。
導演不說戲如何快速達到整體符合要求的效果?
攝影師不掌鏡,他怎麼知道光線、色彩、角度都是合適的?
演員不體驗生活,怎麼真切體會角色內心?
這些環節的敷衍讓電影質量提升成了空中樓閣,每個人都在馬馬虎虎完成任務,巴不得今天拍完,明天就能上映去撈錢。
就算投入再多金錢、建再多的電影院,觀眾對我們的失望積攢到一定程度,眼前的成績都有可能煙消雲散,所以要保持警醒。”
後麵幾位發言人都是青奕係導演。
韓嚴、陸洋、白雪、王冉、程耳、黃克...
張局側身對一旁的李元青開玩笑道。
“這次論壇算是你們幾大護法來搞團建來了。”
“他們哪裡是我的護法,他們都是華國電影的護法,是華國電影市場鍛煉了他們,他們的成績也都屬於華國電影以及電影局的領導,我就是個投錢的,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