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你的前提條件也不對。
我並不是入圍即得獎。
戛納最佳女演員我就至少入圍了兩次。
《寄生蟲》以及《濱海小鎮》,最後結果你也清楚。
兩次都把獎項給了元青,我隻是一個陪跑,類似情況或許也會發生在下個月的戛納。
畢竟我真覺得我老公才華橫溢,他值得一切讚譽!”
最後放的這點糖,讓記者都不好意思再刁難劉奕菲了。
工作在片場的李元青在安排好朱一隆、張嵩文等人戛納行程後,也被舒暢問起類似問題。
“你覺得是你還是茜茜能得獎?”
李元青擺弄著辦公室裡定製的書籍,頭都沒有抬。
“我的團隊已經在準備前往戛納布置展廳,帶去的海報裡,茜茜占絕對c位。”
“所以,茜茜拿獎更大咯?”
“不是她拿獎概率大,而是我的團隊公關方向就是最佳女演員。
最佳導演或者金棕櫚都暫時不考慮。”
舒暢沒想到李元青犧牲這麼大!
“你這樣,茜茜知道嗎?
為了她,把你獻祭了,就算得獎了,她也不會開心吧。”
“我這麼做自然有我的考量,哪個獎更大可能,就公關哪個獎。”
李元青看了入圍名單。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李滄東的《燃燒》、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
今年是電影大年!
李元青拿著《小小喬》和他們拚,太不理智了。
相反,女性題材電影好像沒有什麼知名佳作,為劉奕菲砸資源,才有可能取得效果。
“好了,這些事等下個月去了戛納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在先把電影拍完。
我還有好幾個長鏡頭沒拍呢。”
挑大梁有好處,電影成功了星光都打在主角身上。
同樣也會有壞處,任何一點小瑕疵都會被無限放大!
所以李元青要精益求精!
力求在每個鏡頭前都演繹到最好!
這也導致他在劇組情緒變得有些不穩定。
舒暢猜測是因為劉奕菲沒在劇組,沒人能夠調節他那緊繃的情緒。
所以下了戲就給好姐妹吐槽。
“今天元青又發火了,那個90後女演員,李芹,被他批評了三次,拍了十二次,才把那一點簡單的戲份拍完。”
“小姑娘什麼反應?”
“一直在道歉,差點哭了。”
李元青選她是因為她練過昆曲,氣質古典出眾,這樣的美女出現在鏡頭裡,搭配上李元青的渣男演繹,很容易讓觀眾腦補出,男主角準備勾搭她的合理情節。
這部分不用拍,用飄忽的眼神就能搞定。
但在勾搭之前有一段簡單對話。
李芹是個崇拜男主角才華的粉絲,二人的交談從音樂會聊到私人話題,銜接需要很自然。
李芹老是達不到李元青的要求。
“你在緊張什麼?”
“抱歉李導,我第一次和你合作,有些擔心自己演砸了。”
“你現在就是用自己的擔心把這段戲份演砸了!
我不要你的緊張,你要再自然些!
重新再來一次,我希望這次你能過關。”
拍了十二遍,李元青勉勉強強喊了過。
“今天可以收工,明天早上第一場戲我們再重複一次,要是表現比今天好,就用後者,若是還不行,那你就在劇組待著繼續練,直到我滿意為止。”
原來這個過不是戲份過了,而是收工時間過了,再不放飯,大夥得挨餓。
李元青臨走前依然在抱怨。
“這麼簡單的戲份都演不好,那麼多年戲咋學的?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