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劇情目前尚不可知。
但它的美式風格很讓人期待。
華國經典元素水墨畫應用的非常舒服。
海報上黑白的色調、水墨風格的道具,外加飄逸的服裝、水蒙蒙的場景...
一起構成了獨特中式美學風格。
李元青依然從中看出了黑澤明的影子,但更多還是走出了張一謀自己的特色。
鄧朝兩口子沒有跟隨主創遠赴威尼斯。
張一謀帶著王千源、胡君、王景春、關小童現身電影節紅毯及首映禮,
張一謀將自己關於《影》的故事及角色向全世界觀眾娓娓道來。
“威尼斯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此次《影》將具有中國傳統的二元哲學以及風格鮮明的東方水墨美學傳播出去,無異於是國產電影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的表現。”
《影》全球首映禮當晚在能容納1036人的saagrande劇院舉行,現場座無虛席。
畢竟這可是張一謀!
他的影迷也是遍布全世界。
劉奕菲代表組委會向張一謀頒發的重量級獎項——“榮耀電影製作人”獎,
張一謀笑道。
“拍了幾十年電影仍能因為創新得到大家的肯定,是一種重要的鼓勵。”
當天劉奕菲招待關小童等人一頓飯。
他們的行程安排很滿。
關小童告訴劉奕菲。
“我們還要去參加多倫多電影節主展映單元。
之後還有倫敦電影節、釜山電影節。
好像還入圍了金馬獎初選。”
“那是挺忙的。”
全球宣傳之旅就是如此,各處參加電影節,售賣版權。
熱情招待完這些朋友,劉奕菲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她和另一位“小龍女”陶紅一起參加了中意電影人對話論壇。
兩人的合影笑意盎然。
在異國他鄉代表華國參加這樣的交流活動讓兩人都分外輕鬆。
劉奕菲在論壇上十分驕傲的介紹著這幾年華國電影市場的變化。
“華國電影正在發生改變,尤其是近年來,電影市場的空間無比巨大,第一季度總票房超越北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電影院在各個地方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然後還有很多年輕人正在成為新的電影觀眾,這裡有無限可能性。
我們的電影市場也不是封閉的。
好萊塢的、歐洲的、日韓的、印度的、南美拉丁等等國家和地區電影都有可能進入我們市場,用精彩的故事換來超高的票房。
這是一場可以影響全球電影的盛事,值得每一位電影人認真思考。
可以與我們更加頻繁、更加平等的進行廣泛合作!
這裡值得你們投入更多目光!”
當劉奕菲迎著眾人掌聲走下台,坐回陶紅身邊。
陶紅讚歎道。
“國內女演員裡應該就你有這格局,你是天生當國際巨星的料!”
“虹姐謬讚了!”
劉奕菲在國外意氣風發。
李元青在國內卻有些不太如意。
因為他要向觀眾傳達一個真相。
《小小喬》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小小喬》是一部文藝片,雖然它幫助奕菲拿到了戛納影後,實現了歐洲三金影後滿貫。
但從劇情來看,這不是能讓你們感覺好看的電影。
大概與當年的《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一樣,會有些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