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灣媒體的幻想在五月下旬的戛納電影節頒獎禮上破滅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拿到了評審團大獎。
《大西洋》成功加冕金棕櫚!
重霧籠罩下的巨型建築讓非洲也有了少見魔幻氣質,意識流的剪輯與超現實主義的搭配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導演在非洲電影語境下覓得一種詩性表達值得肯定,正如“大西洋”這個意象,塞內加爾的故事也可以是時而壯闊,時而溫婉的抒情詩。
昆汀的《好萊塢往事》顆粒無收。
胡哥和桂綸鎂也沒有在演員獎項上有所收獲。
不過兩人也沒有太多遺憾。
畢竟《南方車站的聚會》拿到了獎項,眾人也算不虛此行。
劉奕菲在頒獎禮結束後才終於能表達自己對電影的看法。
“評審團都很喜歡《大西洋》,這是一部極具美學價值的電影。
與《燃燒女子的肖像》是同一位主攝影師,卻拍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
這一次是和西非的土壤、大海契合的原始且有張力的美感,與《燃燒女子的肖像》裡近似油畫質感的那種精致又細膩的古典美有著顯著區彆。
同時《大西洋》又是集合了很多元素的一部多樣化的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現實主義的,但走向卻是超現實主義的。
我們看了都覺意猶未儘。
《南方車站的聚會》也在戛納大放異彩,與刁亦男《白日焰火》相比,都融入了他的個人藝術風格,也是難得的佳片。
於我個人,我最喜歡其中從主角到配角上上下下都使用江城方言,讓我格外親切。”
劉奕菲在爭取獎項時出了大力。
伊納裡圖真如他所說,非常不“強勢”。
這就給了各國評委為本國藝術電影爭取榮譽的機會。
劉奕菲靠著自己的榮譽與氣場震懾了評審團,這才給了她詳細闡述個人看法的機會,並成功說服三分之二的評委同意她的意見。
通過這次爭辯,不僅給華語電影爭取回來一個獎項,也讓劉奕菲明白,擔任評審團主席就得“強勢出擊”,壓得服其他大部分人的意見。
李元青幾次行使評審團主席的機會,雖然年輕,但都靠自身榮譽光環壓服了眾人。
劉奕菲的榮譽光環比李元青要差上一截,她隻能比李元青更強勢!
否則,其他前輩都不服氣。
劉奕菲轉道去看望了爸爸,在巴黎又待了一晚,這才打道回府。
老公孩子都還在家等著她回來呢。
在國內。
王千源躲了初一,沒藏在十五。
他知道自己這是被人推出來頂了槍。
但你們的目的已然達到。
他自然要想辦法恢複自己的聲譽。
於是,王千源接受了媒體專訪。
用兩句話對該事件做出了澄清。
第一。
“我不需要靠演戲之外的事情成為熱點。”
第二。
“我已經配合了片方的宣傳工作,如果存在原則問題,今天也不會在這裡一起麵對麵交流學習,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他沒有否認天價片酬,他的重點在於這件事情上,他沒有犯錯。
天價片酬合同簽署日期是在“限薪令”之前。
你們花了六千萬請我來演戲,我認認真真配合你們的工作和宣傳。
你出錢,我出力。
很公平。
限薪令一出。
片方借機壓價超一半。
彆說經紀人不答應,王千源本人也沒辦法接受!
所以他發了脾氣,死不退讓。
最後,與片方鬨掰。
即便如此,他也配合了電視劇宣傳工作。
算是仁至義儘了。
至於偷稅漏稅那一項,王千源都懶得回應。
他要真敢這麼乾,明天廣電就得把他封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