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安排好了黃紫嫣。
自己和老婆的旅遊也得告一段落。
真是被催回了北平。
因為國慶檔營銷。
這才九月初!
博納和上影為了《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絕對砸了億元宣發!
三部競爭電影都是愛國主題的獻禮片。
《中國機長》主打真實事件改編。
為了體現電影專業性,他們想儘一切辦法聯動民航專業人士發聲,力證他們沒有瞎拍。
越來越多的機長、空乘、空管、地勤.….被片方鼓動加入到《中國機長》的宣傳中來。
餘東告訴記者。
“各個工種的人員,都給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他們會主動到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為電影發聲。”
同時他也承認,專業人員的發聲很大程度上,打掉了不專業的“挑刺”聲音,在影片口碑維護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與此同時,一些資深的機長、乘務員也開始為《中國機長》站台發聲。
影片路演現場,有40年飛齡的老機長稱讚影片“演繹出了機長的軍人氣質”,28年飛齡的機長上台稱讚影片“真實又感動”,空乘人員在點映現場潸然落淚,航空公司的維修人員也前來推薦,甚至坐在觀眾席上的空管局局長,特意在影片放映結束後起身支持...
李元青看著這些通稿,都得讚歎一句。
“有錢能使鬼推磨,博納是真舍得花錢。”
李元青是知道《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
但專業性從預告片就能看出來,簡直一塌糊塗!
這次處置確實很驚險,但絕沒有電影預告片裡那些恐怖“風暴”。
正因為當天天氣非常好,機組人員才能有驚無險順利處置該事故,若碰上個極端天氣,玻璃還碎掉,整架飛機的人都得玩完。
就這,還能吹電影專業性?
其實從時間上也能看出來,博納真是急著搶錢急壞了。
餘東可能是擔心主旋律電影和青春片一樣過了浪潮就沒人看了,於是急功近利四個字就寫在臉上。
去年發生的事情,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改編、拍攝、後期、宣傳最後國慶檔上映。
這裡麵有個屁的誠意。
陳曦笑道。
“其實這才是博納,他們用的導演全是香江的,早年間在香江,就是這麼一兩個月搞部電影,然後馬上放到電影院上映,電影成功了,馬上開續集,一直開一直拍,直到這個係列拍爛,然後接著禍害下一個。
以前香江劇組還流行‘飛紙仔’,導演拿到一個創意就馬上拍,編劇連夜寫劇本,甚至就在片場寫,寫完就拍,演員也能邊改邊拍。
養成了這種習慣,《中國機長》估計也是類似產物。”
“那他們還敢吹自己用心。
我看他們是用心在撈錢!”
僅次於《中國機長》的營銷來自《攀登者》。
上影逮著吳晶這一隻羊薅!
從吳晶與其他演員之間的瑣碎事開始霸榜熱搜。
比如“吳晶叫張子怡胖妞”、“吳晶看胡哥的眼神”、“吳晶解釋張譯腿瘸”...
每一條熱搜都帶有吳晶,但是每一條都幾乎與電影本身無關。
把吳晶當成活招牌,吉祥物。
全靠他引流。
明明是硬漢形象,卻因為這部電影的宣傳而將吳晶朝著“逗比”的方向引導。
李元青都看不懂,上影的宣發團隊在乾什麼,這對電影對吳晶有什麼好處?新片是喜劇片嗎?
過度消費吳晶的結果是,沒人知道《攀登者》到底講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