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用吳老先生自己的話表示對他的哀悼。
【“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等等,總不肯在心裡泯滅。”】
於是他留下來諸多與理想親近,與生活親近的好作品,他是具有這樣的天性偉大導演。
兩口子跟隨第五代導演們一起參加吳老先生的追悼會。
這不隻是因為資曆,還因為這些前輩是在物質匱乏年代做出的電影貢獻,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例如魔都國際電影節,影響至今,如何不讓人對他表示敬意。
參加完追悼會。
《我和我的祖國》進入最後首映及超前點映階段。
總導演李元青,總製片韓三屏、七位導演首度在映後合體,現場講述幕後故事。
參演影片的七大劇組主創基本亮相,講述對7個曆史大事件的獨特記憶,分享了創作背後的經曆與感觸。
現場放映完電影後。
諸多前來助陣的青年導演,例如郭凡、梁軒等人都發表了自己的感觸。
“當看到整部影片感覺像回到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一步一步走過來,感覺曆曆在目,有很多值得感動的部分。”
梁軒以自身經曆分享個人故事。
“我外公跟我講過他抗戰時期的故事,他認識了我外婆才有了我媽媽,然後才有了我,觀影整個過程都感受到我們祖孫三代人跟我們的祖國之間的聯係,所以我非常感動。”
陳詩人有感而發。
“希望祖國80周年生日的時候,能看到由這些年輕導演為祖國獻上的生日賀禮。”
李元青總結道。
“幾代導演之間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正是中國電影人一代代的堅守與傳承,更是對青年導演新生力量的期望與囑托。
將鏡頭對準現實,關注大眾在時代變遷中的心路曆程,是電影人的職責。70年波瀾壯闊,華國電影始終與時代同行。”
最後依然是煽情環節。
《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在這個時代氛圍下,堪稱無敵!
接下來的超前點映也非常順利。
該片已完成全國90餘城市的業務看片,50餘所高校近三萬人放映。
第一天點映成績更是業內罕見:截止到首日點映15時,全國33城市,點映開場合計約1843場,取得近1200萬票房,上座率超過88,場均人次超過156人。
其中,場均人次創造了國產片點映場的新紀錄,上座率也創下近兩年來點映新高,位居同檔期第一!
同檔期三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因為敢進行超前點映,用口碑征服觀眾。
終於以1.17億首日預售,總預售超過兩億的成績領跑國慶檔!
不枉宣發這一個月以來花樣百出。
就當李元青給龍龍收拾東西,準備讓她見識一下爸爸媽媽電影上映後,工作到底有多辛苦時。
突然接到一通電話。
邀請他和劉奕菲前往觀禮閱兵。
李元青這次真有點懵。
“我和我愛人都能去?”
對方的身份是秘書,對誰說話都很客氣。
“是的,李導。
您和您的愛人可以作為文化方麵的傑出人才,在預定區域內觀禮,這是領導特意交代的。”
“實在是太感謝領導了,我們一定不會錯過這場盛事!”
“好的,一些流程會有專門人員與您對接...”
這邊剛掛斷電話,李元青沒有先跟老婆分享喜悅,而是先給自己老爸打去電話。
“爸,你們單位應該能去現場觀禮吧。”
“能啊,我給你媽,多多,還有親家母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