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鄉。
中草藥基地。
無論是蒲公英海裡,還是鐵絲網的外麵,此時到處都是人。
海裡麵的人——
張明浩等人簇擁著孫元吉,意氣風發的樣子,看著被李南征雇來的上千民眾,正排著整齊的隊形,從南到北的彎腰收割蒲公英。
所謂的收割,就是直接連根拔出來。
十顆一小捆,一小捆用紅綢條綁好。
十小捆一大捆,再用紅綢包好。
十大捆也就是一千棵,再裝在早就定購的紙箱子,上麵蓋上紅綢。
紙箱子上麵,赫然印著“錦繡蒲公英”的字樣,產地以及聯係號碼。
也就是說,一箱子一千棵,就是三千塊錢!
紙箱子和紅綢,這兩種能提升蒲公英逼格的包裝,做事大方的李南征,主動建議給金相值先生免掉。
如此包裝後,十箱子就是一萬棵。
總計約為七千萬棵,得需要多少個箱子,多少紅綢?
裝箱時的人工,又得需要多少?
七萬個紙箱,差不多能救活一個半死不活的小紙箱廠了吧?
一千參加裝箱的人,每人要裝箱七十個。
李南征給他們開一百塊的日薪,還管午飯(啤酒香煙),對得起父老鄉親了吧?
這些額外的開銷,李南征花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帶隊監督裝箱的金相值先生,為此感動不已!
當然他也知道——
李南征提升蒲公英的逼格,就是篤定這片海的蒲公英數量,要高過七千萬棵。
金相值無所謂!
無論有多少棵,他都會以單棵三塊的價格,照單全收。
更希望多多益善。
反正最終是由東洋人買單。
他背後的大佬,甚至還特意打電話來說:“最好是派人,在錦繡鄉的其它地方,也找蒲公英!找到一棵,就給他們三塊錢。這邊的需求量,大的讓我都可怕。去除運費後,咱們也隻能含淚賺個三倍的差價。”
也正是金相值的要求——
錦繡鄉甚至臨鄉鎮的老百姓們,全都傾巢而出!
除了實在不能出門的人,哪怕是三歲幼兒,也參與了搜尋蒲公英的大行動。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蒲公英都被鋤掉、滅掉。
但肯定會有幸存者——
找到一棵送來這邊,就能賣三塊錢啊。
李南征白幫忙,分文差價不賺。
老百姓的這點小錢,他可看不上!
但吐血大采購,也僅限於今天一天,日落之前。